[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8548.3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魏谦;李龙春;吴友盼;张圣峰;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22 | 分类号: | G08B21/22;H04N7/18;B60R21/015;G06K9/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后排 活体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提醒系统、PEPS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PEPS模块连接,用于通过PEPS模块获取车辆的设防状态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提醒系统,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后排的图像信息并识别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体,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识别结果来控制提醒系统发出后台是否有活物的提醒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进行识别活体后进行报警,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报警的同时也可以查看报警对应的后排视频,可以让用户远程查看报警对应的后排座椅的视频数据,可以减少检测误判造成的用户体验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排活体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车内遗忘物品,小孩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家长下车办事,忘记留在车上的小孩,孩子一个人在车中,且车门窗紧闭,特别是在夏天,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乘用车后排活体监测系统用于防范上述问题发生。
目前,车内活体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通过超声波雷达探头监测车内是否存在活动的物体,活动物体触发超声波雷达报警。该类产品缺陷在于无法判断车内活动物体的类别,是人还是物,报警误触发率很高。
第二类: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探测车类活体热量辐射,与预设的热量图源比对,可大致判断车内活体属于儿童、宠物、成人,发出报警。报警误触发率较高,且不能准确判断车内活体。
可见,现有的车内活体监测系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误触发率高、不能准确判断车内活体状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精确度和使用效率较高,防止误判的车内活体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及方法,用于检测车辆后台座椅上的活物并进一步进行提醒报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提醒系统、PEPS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PEPS模块连接,用于通过PEPS模块获取车辆的设防状态信号;所述微处理器分别连接图像采集处理模块、提醒系统,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后排的图像信息并识别处图像中是否存在活体,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根据识别结果来控制提醒系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用4G网联向后台发出是否有活物的提醒信号。
所述图像采集处理模块包括设置在车辆中用于采集后排视频数据的摄像头以及与摄像头连接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识别出视频中的活体信息并反馈给微处理器。
所述提醒系统包括无线通信模块、TSP平台以及用户终端,所述微处理器将报警提醒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TSP平台后由TSP平台转发至用户终端进行提醒或将TSP平台接收到的车辆后排视频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
所述提醒系统还包括集成在智能钥匙中的报警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PEPS模块连接射频发射器,通过射频发射器发送报警信号至智能钥匙并由智能钥匙驱动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微处理器通过CAN网络采集PEPS模块发送的当前车辆的设防状态。
一种车辆后排活体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检测车辆的设防信号,在车辆状态变为设防状态后,启动摄像头拍摄后排座椅的视频数据;
步骤2:对后排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判断是否存在移动的物体;
步骤3:若判断有移动的物体则通过CAN网络向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8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