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7576.3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7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庆华;许利;马明;王维;叶宏;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魏静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电化学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一级处理工艺;(2)厌氧工艺;(3)电化学除磷工艺;(4)好氧工艺;(5)二次沉淀工艺;所述工艺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6)三级处理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采用本发明特定的处理顺序,将电化学除磷和好氧处理、三级处理工艺结合,对生活污水、河流水体、工业废水的总磷去除率能达到99%以上,处理后出水的总磷指标小于等于0.2mg/L。本发明的除磷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废水中总磷浓度,减少污泥产生量,建设成本低,有效节约土地面积,对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当前国家对水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部分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已提升至地表水Ⅵ类水质标准,并有进一步提升至地表水Ⅲ类,并加严总氮排放的趋势,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加严趋势也日益明显。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以运营成本较低的生物法为主,但由于废水中氮磷浓度较高,碳氮磷比容易失衡,从而造成生物处理后水质总磷、氨氮或总氮常常达不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废水中总磷的去除通常都依赖于化学方法,如化学絮凝、化学吸附、化学沉淀等。化学方法除磷一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处理需要,但投药量较大,费用较高,产生的化学污泥量大,处置成本较高,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排放标准要求较高的流域,其达标难度较大。
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升级改造投资少、污泥产生量少,又能够高效同时去除废水中总磷、COD、氨氮的污水处理工艺,对节约成本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高效的去除废水中总磷、COD、氨氮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的电化学除磷处理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一级处理工艺:将废水排入一级处理池内,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不溶解的颗粒物、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排出液体1;
(2)厌氧工艺:将液体1通过厌氧处理,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排出液体2;
(3)电化学除磷工艺:让液体2进入电化学水处理设备,经电化学水处理后,排出液体3;
(4)好氧工艺:对液体3进行曝气,然后进行好氧处理,排出液体4;
(5)二次沉淀工艺:将液体4排入二次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出低磷含量的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6)三级处理工艺:对步骤(5)排出的低磷含量的液体进行三级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物理方法为筛滤或沉淀中的一种或两种,一级处理池内包括的装置为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厌氧处理包括水解酸化工艺、厌氧反应池、兼氧反应池、UASB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电化学水处理包括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所述电化学水处理设备内设置电极,电极材质为钛、铁、铝或石墨材料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电极形状为板状或网状,优选为板状;电极间距在1~12cm之间可调,优选为6cm。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电化学水处理时,采用脉冲式电源,脉冲输出峰值电流为50A~2000A;脉冲输出平均电流为5A~1000A;脉冲频率为100HZ~3000HZ;脉冲占空比为10%~60%;输出波形为脉冲方波;所述电化学水处理时间为5分钟以上,优选为5~30分钟,更优选为10~15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曝气的时间为1~5分钟,优选为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7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