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感应式小型水下按压式开关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6521.0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瑞;赵明;丁凯;王雨晨;徐跃林;荣英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1H13/12;H01H13/0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郝雅洁;聂启新 |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小型 水下 按压 开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感应式小型水下按压式开关,包括外壳,其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安装有将底部封闭的旋紧环,旋紧环上部通过一压紧环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的、将腔体顶部封闭的弹性密封体;压紧环的中部开有第一通孔,弹性密封体底面通过支撑体安装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穿过第一通孔;还包括按钮,通过按钮将对弹性密封体下压,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使金属片与设于旋紧环中的金属触头接触形成电通路。利用弹性密封体作为密封材料隔绝海水和实现机械式按压开关,密封可靠。利用弹性密封体的弹性变形实现开关的机械触碰。通过选取不同的弹性密封体材料,可实现不同行程的开关产品,同时可以抵抗不同水深压强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按压式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非感应式小型水下按压式开关。
背景技术
水下按钮开关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海水中不同深度下,实现按钮方式操作的水下开关,需具备至少以下几种功能:能具有海水一定深度下良好的水下密封性能;能实现海水一定深度下按钮开关功能;具备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具有高可靠性,且水下开关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水下按钮型开关产品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第一种是如申请号201720533122.6的专利文件所记载的,利用非接触式方式如霍尔效应、磁控开关的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开关,该种形式的开关需要利用电子器件或者芯片实现,受控距离很难控制、容易受磁场干扰,可靠性不高;第二种是如申请号201910030804.9的专利文件所记载的,利用O形圈进行动密封,结构复杂;第三种是如申请号201821255901.5的专利文件所记载的,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实现开关,但磁场强度较大,对于传输的电信号容易产生干扰。
上述三种结构形式开关的缺点具体为:
第一种结构,由于海洋环境异常复杂,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虽然避免了和海水的直接接触,但采用感应式的方式(如磁通芯片、干簧管等)存在固有缺陷,如感应元件的感应距离不易控制,许多金属材料容易磁化而在海水中容易引起误操作,可靠性不能保证。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存在,需额外增加电子线路,增加了体积和复杂性。推拉式开关由于行程较长,长度方向尺寸较大;
第二种结构,采用O形圈进行动密封的方式所具有的缺陷:需要采用多道O形圈,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受制于工艺加工及安装方法的限制,可靠性不足;
第三种结构,磁场强度较大,对于传输的电信号容易产生干扰;结构不能采用易磁化的材料,限制了使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非感应式小型水下按压式开关,采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实现与海水的隔离,同时利用材料的弹性变形效应实现开关的机械式触碰,安全可靠,结构简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感应式小型水下按压式开关,包括外壳,其内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安装有将底部封闭的旋紧环,旋紧环上部通过一压紧环安装有与其轴线重合的、将腔体顶部封闭的弹性密封体;压紧环的中部开有第一通孔,弹性密封体底面通过支撑体安装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穿过第一通孔;还包括按钮,通过按钮将对弹性密封体下压,使其发生形变,从而使金属片与设于旋紧环中的金属触头接触形成电通路。
外壳顶部设有凹槽,其底部开有与腔体连通的第二通孔,按钮设于凹槽内,下端卡入所述第二通孔内,并可沿第二通孔轴向运动。
按钮截面呈T形结构,其外部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顶端与T形结构的顶端面连接,底部与凹槽底面连接;下压按钮,其末端与弹性密封体的顶面中部接触对其下压,使弹性密封体变形,带动金属片向下运动。
所述旋紧环外壁设有外螺纹,外壳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旋紧环采用低摩擦系数的非金属材料。
在弹性密封体和压紧环的接触面上涂覆有润滑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未经中船海洋探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避震发电装置
- 下一篇:高性能电机转子铁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