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解-Fenton-石灰混凝联合处理化工含氟废水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6218.0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9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荣桂;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陈晓宁 |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fenton 石灰 联合 处理 化工 废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解‑Fenton‑石灰混凝联合处理化工含氟废水工艺,包括铁碳‑Fenton联合实验和石灰脱氟混凝实验,铁碳‑Fenton联合实验包括铁碳微电解实验和在铁碳微电解基础上进行的Fenton氧化实验,铁碳微电解实验研究不同pH值、反应时间、曝气量和填料投加量对CODcr去除效果影响,Fenton氧化实验研究不同H2O2投加量、pH及反应时间对CODcr去除效果;石灰脱氟混凝实验包括经铁碳微电解脱氟后的水进行石灰法脱氟,不同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F‑去除效果;由于石灰法脱氟沉淀细小,沉降速度慢,因此需配合混凝反应除氟,混凝实验部分研究不同pH、PAC投加量、PAM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本发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COD综合去除率可达到88.7%,F‑综合去除率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含氟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解-Fenton- 石灰混凝联合处理化工含氟废水工艺。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 同步增长,氟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氟有机废水,化工 含氟有机废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毒有害 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低,是工业中较难处理的一种 废水。在我国氟化工生产废水的特点是生产原材料种类多,生产 工序多,药品种类及污染物种类多,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大多具 有较强的毒性和三致作用,一旦排放进水中,能够在水中长时间 积累,并且最终通过食物链积累、富集,对人体产生毒性大,使 得化工废水的污染成为全球性问题。
基于化工废水的上述特点,采用稳定,高效的处理工艺是氟化工工业 废水首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氟化工企业由于原料,生产工艺等并不相同, 故而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目前,化工含氟有机废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和吸附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在工业中 应用广泛,但处理深度不够,难以达标,其余的方法由于未达到工业化生 产应用的水平和要求,仅是停留在实验室探索研究。
含氟有机废水中含有结构复杂、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及高浓度的氟,治理困难。单一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效果不佳,采用将 “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工艺,微电解出水中含有大量的Fe2+,不仅节省 了Fenton试剂中亚铁离子的药剂成本,而且使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发生高 级氧化反应,变成小分子有机物或直接被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同时产生了具有絮凝、吸附功能的Fe(OH)3,能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 果。采用微电解-Fenton组合技术,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能大幅降低废水中 的COD并起到脱色、除臭等作用,降低后续工艺系统的负荷,在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除氟方面,因为微电解 -Fenton高级氧化反应的产物Fe2+和在其后的消石灰沉淀阶段起着重要作 用。一方面作混凝剂,促进呈胶态物脱稳,另一方面最终形成的大而重的 Fe(OH)3沉淀,为其它微小颗粒提供活性粘附体,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单纯 采用消石灰中和反应产生的CaF2,晶体细小,沉降速度慢,很难达到排放 标准,而PAC其水解产生的高电荷水化离子等对悬浮物颗粒表面具有强大 的吸附活性,可促使细微颗粒的聚集,因而加快渣的沉降,同时PAC与助 凝剂PAM配合使用具有较好的水处理效果,因此需要配合混凝沉淀除氟方法共同实现对氟离子的去除。为此本课题研究“铁碳微电解-Fenton-石灰 混凝”联合工艺对经车间预处理后的高浓度化工含氟有机废水的最佳运行 条件及对CODcr及F-处理效果,在化工含氟废水的实验可行性研究具有重 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电解-Fenton-石灰混凝联合处 理化工含氟废水工艺,COD综合去除率可达到88.7%,F-综合去除率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自动校直装置
- 下一篇:压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