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钢制悬挑式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6064.5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猷;刘华;骆卜荣;张晓军;吉巍巍;戌世桐;张海峰;金海建;杨立群;徐兴生;张海军;钱小祥;张永国;夏建国;倪兰;卢忠皓;王赛;唐小卫;陈州;王沐;王安华;袁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2 | 分类号: | B60P7/12;B60P7/08;B60P7/135;B66C1/6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制 悬挑式 卡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钢制悬挑式卡具,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两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卡具本体上设置有管桩放置槽,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支撑槽,所述管桩放置槽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位于两端的管桩放置槽为四分之三圆形,位于中间的管桩放置槽为半圆形,所述支撑槽为四分之一圆形,管桩放置在管桩放置槽内形成第一层,将第二层管桩放在第一层管桩上,并通过支撑槽对最外侧的管桩进行支撑,在第二层管桩上堆放第三层管桩。依次向上堆放,便于对管桩进行堆放固定,并且通过锚环对卡具本体进行吊装,便于装车卸车,提高装卸效率,并且保证管桩的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钢制悬挑式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超高房屋地基基础均使用桩基,桩基分为两种现浇桩、预制桩,预制桩最为经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管桩的工艺过程为由桩厂制作,从桩厂将管桩运往施工工地,使用静力压桩机压入地基土壤中,桩长为7~15m,管桩自重为7.5吨,管桩在运输过程中的工具为车、船,车为大型平板卡车,在大型平台拖车上运转25根15m长的空心管桩,其载重量为175吨,运输如此重型的构件如何捆绑,保证安全,保证管桩在货车顶部不滚落都成为难题。少数驾驶员在管桩吊装后,冒险不捆绑,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管桩滚落在公路上的事故时有发生,放置五层空心管桩,处于顶部的管桩已处于失稳状态,管桩滚落容易砸伤人员、砸坏车辆,并且管桩肯定损坏,产生裂纹变为废品。由于超长装载又多层放置,如何将管桩捆绑好就是本领域的难题。因此,解决超长管桩运输困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钢制悬挑式卡具,通过将管桩放置在管桩放置槽内形成第一层,将第二层管桩放在第一层管桩上,并通过支撑槽对最外侧的管桩进行支撑,在第二层管桩上堆放第三层管桩,依次向上堆放,便于对管桩进行堆放固定,并且通过锚环对卡具本体进行吊装,便于装车卸车,解决了超长管桩运输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桩钢制悬挑式卡具,包括卡具本体,所述卡具本体两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卡具本体上设置有管桩放置槽,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支撑槽,所述管桩放置槽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位于两端的管桩放置槽为四分之三圆形,位于中间的管桩放置槽为半圆形,所述支撑槽为四分之一圆形,管桩放置在管桩放置槽内形成第一层,将第二层管桩放在第一层管桩上,并通过支撑槽对最外侧的管桩进行支撑,在第二层管桩上堆放第三层管桩。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块上端设置有锚环,通过锚环对卡具本体进行吊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具本体上设置有紧固钢带,通过紧固钢带对卡具本体上的管桩进行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具本体下端设置有固定座,通过固定座上设置的固定螺栓与运载车辆进行连接,保证卡具本体本身不产生晃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具本体呈矩形,且卡具本体的前板后板带有支撑块和管桩放置槽,左板右板为普通支撑板。
使用本发明的卡具,使25根空心管桩捆绑在一整体上,在于大型平台拖车捆在一起,一根管桩中7.5吨,易失稳,175吨的重量与大型平板拖车钢板接触会产生巨大摩擦力,加上垫木,用粗麻绳或柔钢丝捆牢,且管桩必须卡在卡具的卡槽内。
当空心管桩卡在卡槽内,管桩为圆环形,卡槽也为圆形,整个卡具在拖车平台上放置3根,使管桩在运输过程中稳定不晃动,不会因为振动产生裂缝,较为安全,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管桩放置在管桩放置槽内形成第一层,将第二层管桩放在第一层管桩上,并通过支撑槽对最外侧的管桩进行支撑,在第二层管桩上堆放第三层管桩,依次向上堆放,便于对管桩进行堆放固定,并且通过锚环对卡具本体进行吊装,便于装车卸车,提高装卸效率,并且保证管桩的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