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消旋植物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6025.5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易仕旭;何永耀;江伟;叶观浩;李彦霖;唐佳宾;高炳坤;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0/14 | 分类号: | C07C50/14;C07C46/00;C07C50/20;C07C17/16;C07C21/14;C07C21/04;C07C67/11;C07C69/145;C07C69/07;C07C29/09;C07C3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消旋 植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E式构型含量的全消旋植物醇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维生素K1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含Z式和E式构型的全消旋植物醇,Z/(Z+E)≤15%;制备方法以异植物醇为原料,经卤代、酯化、脱酯基反应等步骤,得到高E式构型含量的全消旋植物醇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全消旋植物醇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维生素K1中的应用,属于有机化学和药学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K1,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其天然存在形式的化学名为2-甲基-3-[(2E,7R,11R)-3,7,11,15-四甲基十六-2-烯-1-基]-1,4-萘醌,化学结构式如式I-1所示。
维生素K1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类药物,在人体血液凝固、能量代谢和机体组织活动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维生素K1可用于治疗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1缺乏。维生素K1还具有镇痛、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对内脏平滑肌绞痛、胆管痉挛、肠痉挛引起的绞痛有明显的效果。因此,维生素K1在医药和保健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
维生素K1侧链结构中2位含有一个双键,7、11位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研究表明,侧链2位双键的顺反(Z/E)异构影响维生素K1的活性,起药效作用的为E式构型;侧链7、11位的手性构型对维生素K1的活性无影响,即侧链为(2E,7R,11R)、(2E,7S,11S)、(2E,7R,11S)和(2E,7S,11R)的维生素K1的活性相当。因此多国药典中仅对维生素K1中Z式异构体的含量都进行了控制,比如中国药典(2015版)、美国药典(USP41版)、欧洲药典(EP9.0版)等中都仅控制维生素K1中Z式异构体含量不超过21.0%,即前期符合药用标准的维生素K1可以以如式I所示的组合物形式存在:
维生素K1侧链的7位和11位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由侧链原料带入。前期制备维生素K1的侧链原料一般为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醇,其7位和11位均为R构型。随着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工合成的侧链原料将取代天然提取侧链原料。比如,2019年公布的最新版美国药典(USP42版)和欧洲药典(EP9.6版)中,其中维生素K1的结构改变成了如式II’所示的侧链为全消旋的维生素K1,即式II’所示的全消旋维生素K1包含侧链为(2E,7R,11R)、(2E,7S,11S)、(2E,7R,11S)和(2E,7S,11R)构型的4种形式。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消旋维生素K1的质量,EP9.6中还将其中Z式异构体含量由原来的“不超过21.0%”紧缩至了“不超过15.0%”;同时控制比旋度为-0.05°~+-0.05°。即升级版的药用维生素K1可以以如式II所示的组合物形式存在:
由此可见,工业化开发侧链为人工合成的、全消旋的、含高E式构型含量的维生素K1(即式II所示的维生素K1组合物)将是必然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