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安装PCB电路板检测维修装置及检测维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4900.6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可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安装 pcb 电路板 检测 维修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安装PCB电路板检测维修装置及检测维修方法,包括底板和若干卡具;所述底板在横纵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卡槽;同一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卡槽间隔相等;横纵方向上的若干所述卡槽相互交错;所述卡槽设有第一卡盘槽、第二卡盘槽和固定台;若干所述卡具嵌入所述卡槽,且所述卡具可以在所述卡槽自由平行滑动;通过旋转旋杆使环形排布的卡块同步扩张或缩紧,达到微调卡具夹紧尺寸的效果;通过若干个卡具在卡槽内自由移动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PCB电路板,使用范围广泛;通过在卡块上设置凸插板和凹卡槽,使若干卡块在扩张时更加平稳且在缩紧状态时不易散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电路板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安装PCB电路板检测维修装置及检测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PCB电路板的广泛使用,与PCB电路板相关工艺中的配件也蓬勃发展,现有的PCB电路板夹具往往是通过根据特定型号PCB电路板固定定制的夹具上。然而,使用专用PCB电路板夹具,往往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严重影响夹具品质和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安装PCB电路板检测维修装置及检测维修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PCB电路板自适应改变夹具尺寸。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自适应安装PCB电路板检测维修装置,包括底板和若干卡具;所述底板在横纵方向上开设有若干卡槽;同一方向排列的若干所述卡槽间隔相等;横纵方向上的若干所述卡槽相互交错;所述卡槽设有第一卡盘槽、第二卡盘槽和固定台;若干所述卡具嵌入所述卡槽,且所述卡具可以在所述卡槽自由平行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卡具包括PCB固定结构、卡具抱紧结构、卡盘结构和中心柱;所述PCB固定结构套设于所述中心柱的上端;所述卡具抱紧结构环绕抱合于所述中心柱,且所述卡具抱紧结构贴设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中心柱的下端插入安装于所述卡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PCB固定结构包括PCB固定圆盘、固定座和抱紧插销;所述PCB固定圆盘外包套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对向安装有所述抱紧插销;所述抱紧插销的端头处包括具有斜度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PCB固定圆盘外圈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PCB固定圆盘包括若干卡块、旋杆和若干推杆;所述卡块通过推杆环向均匀活动连接于所述旋杆,且所述推杆两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于所述卡块和所述旋杆,使所述卡块可以围绕所述旋杆摆动;所述旋杆向一侧旋动时推动若干所述推杆,可将若干所述卡块向外圈推出扩张,朝反方向旋动时收拉若干所述推杆可将若干所述卡块向内圈收回缩紧。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呈扇体结构;所述卡块外圈设有弹性材料体;所述弹性材料体设有可固定PCB电路板的PCB固定槽,且所述PCB固定槽截面呈外凸内凹的M形;若干所述卡块之间处于缩紧状态时扇体侧面压紧贴合拼接成圆环结构;所述卡块两端侧面分别设有凸插板和凹卡槽;所述凸插板和凹卡槽在长度方向的曲率与所述卡块外沿的曲率相同;所述凸插板外端设有卡笋卡口;所述凸插板的卡笋卡口方向的一端为刚性结构体,另一端为弹性结构体;所述凸插板与相邻的所述卡块的所述凹卡槽可以对应嵌入;
所述凹卡槽内侧端部设有行进槽,所述行进槽设置有连接卡笋簧的闭锁卡笋,所述销钉在所述行进槽内可沿所述行进槽长度方向自由行进。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单向插槽,使所述PCB固定结构套设于所述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顶端设有单向插片,所述单向插槽对应嵌合于所述单向插片,使所述PCB固定结构和所述中心柱位置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具抱紧结构包括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对向贴合放置,且在贴合处开有缺口以便通过所述中心柱;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分别开设有抱紧槽;所述抱紧插销对应插入所述抱紧槽,且所述抱紧插销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抱紧槽的宽度,使得所述抱紧插销再插入所述抱紧槽过程中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抱紧槽侧壁发生碰撞;所述第一抱紧块和第二抱紧块分别设有弹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可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可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源热泵的室外地埋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的多自由度头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