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4088.7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贵;孙鹏飞;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02 | 分类号: | A47G19/02;A47G19/08;A47G23/04;C09K5/06;B30B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213163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相变 蓄热 保温 续航 餐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储餐容器(1)、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和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设置在储餐容器(1)的底部,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在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固定或可拆卸的设置在储餐容器(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固定的设置在储餐容器(1)底部的方式为: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通过胶粘接在储餐容器(1)的底部;
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可拆卸的设置在储餐容器(1)底部的方式为:在所述储餐容器(1)的底部设有环形卡槽(4),在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的上面板设有与环形卡槽(4)相匹配的一号环形凸起(5),储餐容器(1)与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通过环形卡槽(4)与一号环形凸起(5)匹配连接固定;
或在所述储餐容器(1)的底部设有圆形凹槽(6),且在圆形凹槽(6)的内侧两端对称设有异形卡槽(7),在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的上面板设有二号环形凸起(8),在所述二号环形凸起(8)的外侧两端对称设有异形卡块(9),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二号环形凸起(8)和异形卡块(9)一体设置,以便于通过旋转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使得异形卡块(9)和异形卡槽(7)配合,从而使得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二号环形凸起(8)和异形卡块(9)整体与储餐容器(1)的底部拧紧或松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餐容器(1)为陶瓷、玻璃、搪瓷或塑料储餐容器;所述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2)为陶瓷、玻璃、搪瓷或塑料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
5.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复合相变材料常温下破碎,放入模具,然后进行压制,并保压,制成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将制成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在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电磁加热的相变蓄热材料封装外壳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相变材料为石蜡-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石墨复合相变材料中石蜡的熔点为42-95℃,固液相变焓值为100-350J/g。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的压力为0.5kg/cm2~100kg/cm2;所述保压时间为0.5~5min。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电磁加热、相变蓄热保温续航的餐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横截面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异形;所述模具成型的电磁加热相变蓄热材料横截面为圆形时,圆形直径为10~50cm;横截面为长方形时,长方形长度10~50cm,宽度10~50cm;横截面为正方形时,正方形边长10~50cm;所述模具成型厚度为1-6cm,体积密度为0.5-1.2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科特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0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情期母牛异常情况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感松脆鸡肉松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