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城镇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4083.4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思国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2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离 技术 城镇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城镇废水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水对形变过滤网和缓释箱进行冲击,使缓释箱内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使接触顶块对形变过滤网挤压扩大其网孔孔径,部分颗粒物通过形变过滤网的网孔进入到形变过滤网下侧,并环形膜片和形变过滤网之间形成粉末颗粒,在环形拓展囊撑起时,通过对粉末颗粒进行挤压,缩小粉末颗粒之间的间隙,提高粉末颗粒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粉碎刺,可以在环形拓展囊撑起时,使粉碎刺对粉末颗粒进行充分粉碎,从而可以减少粉末颗粒之间的缝隙,提高其过滤效果,通过碳酸的持续分解和合成,可以对较大的水流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半透膜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城镇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以分离膜为核心,进行分离、浓缩和提纯物质的一门新兴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由于膜分离操作一般在常温下进行,被分离物质能保持原来的性质,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营养和口感,能保持功效成分的活性,其选择性强,操作过程简单,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所以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的生产中,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无机膜由于各种优良性能(如抗高温、耐酸碱等),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技术发展水平限制,无机膜主要只有微滤和超滤级别的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特别是超滤陶瓷膜,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应用,如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收。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应用到城镇废水的处理,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时,可能由于排水时水流过大,从而将半透膜冲击至损坏,大大的降低了半透膜的过滤效果,且半透膜的价格相比较传统的滤网较贵,从而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城镇废水处理装置,本方案通过水对形变过滤网和缓释箱进行冲击,使缓释箱内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使接触顶块对形变过滤网挤压扩大其网孔孔径,部分颗粒物通过形变过滤网的网孔进入到形变过滤网下侧,并环形膜片和形变过滤网之间形成粉末颗粒,在环形拓展囊撑起时,通过对粉末颗粒进行挤压,缩小粉末颗粒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粉末颗粒的过滤效果,通过设置粉碎刺,可以在环形拓展囊撑起时,对粉末颗粒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粉碎刺对粉末颗粒进行充分粉碎,从而可以减少粉末颗粒之间的缝隙,提高其过滤效果,通过碳酸的持续分解和合成,可以对较大的水流进行缓冲,从而使得半透膜不易损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膜分离技术城镇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内壁设有形变过滤网和半透膜,所述半透膜位于形变过滤网下侧,所述形变过滤网和半透膜之间设有缓释箱,所述缓释箱内插设有力传导杆,所述力传导杆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圆板,所述缓释箱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水溶液,所述二氧化碳水溶液位于传动圆板下侧,所述传动圆板与缓释箱内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力传导杆远离传动圆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形变过滤网相接触的接触顶块,所述缓释箱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拓展囊,所述环形拓展囊外端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通过水对形变过滤网和缓释箱进行冲击,可以使缓释箱内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将传动圆板顶起,并使接触顶块对形变过滤网挤压,扩大形变过滤网的孔径,部分粒径较小的颗粒物通过形变过滤网的网孔进入到形变过滤网下侧,并环形膜片和形变过滤网之间形成粉末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思国,未经杨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医学科用背负式腰背部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吸附爬壁行走履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