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4046.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胡耀华;王一帆;禅久毅;杨沛佶;钟定军;胡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压力 万向轮 装置 | ||
本专利公开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由减震部分、转向部分、压力锁部分构成,减震部分位于整个装置顶部,起到运动时减震的作用;转向部分与减震部分下端铰接,和整个装置配合实现万向转动;压力锁部分位于整个装置中部,在受到较大压力时实现锁定功能,该装置可实现运动时减震,静止受强压时自动锁定的功能,解决了普通万向轮功能单一以及静止受强压时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机械,具体是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用来实现行走时减震以及静止时受到向下较大压力自动锁定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现有万向轮功能单一,仅能实现转向功能,而在运行时易出现颠簸的情况,静止受强压时会出现车轮不稳定易滑动的情况,给轮子承载的小车工作造成很多困难。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整体分为减震部分、转向部分、压力锁部分,减震部分由弹簧、上垫环、下垫环构成;转向部分由轮子、轮轴、轮套构成;压力锁部分由支撑杆、刹车片、上齿盘、下齿盘、顶针构成。
所述的弹簧最上端焊接上垫环,最下端焊接下垫环。
所述的轮套上端与下垫环铰接,可实现周转运动,所述的轮轴穿过轮子,连接到轮套下端。
所述的支撑杆依次贯穿通过上垫环、弹簧、下垫环,最下端焊接刹车片,所述的上齿盘均匀焊接到支撑杆表面,所述的下齿盘焊接到下垫环底端,所述的上齿盘可随支撑杆下降到与下齿盘啮合,起到锁定转动的作用,所述的刹车片可下降到与轮子表面接触,起到锁定轮子滚动的作用,所述的顶针位于下垫环内部作用于支撑杆表面,所述的滑槽块位于支撑杆表面,所述的顶针可顶入支撑杆的滑槽块,起到锁定支撑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刹车片、下齿盘、上齿盘、顶针、滑槽块放大图。
图中:1为轮子、2为下垫环、3为轮轴、4为轮套、5为刹车片、6为下齿盘、7为上齿盘、8为顶针、9为滑槽块、10为弹簧、11为支撑杆、12为上垫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设计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整体分为减震部分、转向部分、压力锁部分。
所述减震部分由弹簧(1)、上垫环(12)、下垫环(2)构成;所述转向部分由轮子(1)、轮轴(3)、轮套(4)构成;所述压力锁部分由支撑杆(11)、刹车片(5)、上齿盘(7)、下齿盘(6)、顶针(8)、滑槽块(9)构成。
一种减震压力锁万向轮装置所述的减震部分在于, 所述的弹簧(10)最上端焊接上垫环(12),最下端焊接下垫环(2)。
所述的转向部分在于, 所述的轮套(4)上端与下垫环(2)铰接,可实现周转运动,所述的轮轴(3)穿过轮子(1),连接到轮套(3)下端。
所述的压力锁部分在于,所述的支撑杆(11)依次贯穿通过上垫环(12)、弹簧(10)、下垫环(2),最下端焊接刹车片(5),所述的上齿盘(7)均匀焊接到支撑杆(11)表面,所述的下齿盘(6)焊接到下垫环(2)底端,所述的上齿盘(7)可随支撑杆下降到与下齿盘(6)啮合,起到锁定转动的作用,所述的刹车片(5)可下降到与轮子(1)表面接触,起到锁定轮子(1)滚动的作用,所述的顶针(8)位于下垫环(2)内部作用于支撑杆(11)表面,所述的滑槽块(9)位于支撑杆(11)表面,所述的顶针(8)可顶入支撑杆(11)上的滑槽块(9),起到锁定支撑杆(11)的作用。
在使用此装置时,主要有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运动时支撑杆(11)在弹簧(10)支撑情况下短范围上下移动,实现减震的作用,静止时,当装置受到较大向下的压力,支撑杆(11)下降到最底端,刹车片(5)与轮子(1)相接触,锁定轮子(1)的滚动,上齿盘(7)与下齿盘(6)啮合,锁定下垫环(2)与轮套(4)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时,一直作用于支撑杆(11)上的顶针(8),顶入随支撑杆(11)下降的滑槽块(9)内,锁定支撑杆(11),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4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入方法、装置和用于输入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吸痰的自动吸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