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2626.9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周雨;吴文辉;王勇;谢东;孙峰;陈清;吴雪花;王倩农;张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L15/32;B60L15/28;B60G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平整 地面 移动 机器人 底盘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架体(1)、麦克纳姆轮(2)、动力单元(6)和集中电控单元;麦克纳姆轮(2)相对于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中心对称设置为四件,且四件麦克纳姆轮(2)两两前后及左右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还包括连接单元(3)、减震弹簧单元(4)和姿态采集单元(5);
所述的连接单元(3)对应麦克纳姆轮(2)的位置左右对称设置为四组,每组连接单元(3)均包括上连接板(31)、轴承座支架(32)和下连接板(33),内部设有轴承的轴承座支架(32)竖直设置,上连接板(31)和下连接板(33)沿左右方向向下方倾斜设置、且上连接板(31)与下连接板(33)平行设置,上连接板(3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轴承座支架(32)的上端和底盘架体(1)的上架体板铰接安装连接,下连接板(3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轴承座支架(32)的下端和底盘架体(1)的下架体板铰接安装连接,上连接板(31)、轴承座支架(32)、下连接板(33)和底盘架体(1)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四件麦克纳姆轮(2)分别通过水平设置的阶梯传动轴(21)轴向定位、配合穿接安装在四组连接单元(3)的轴承座支架(32)上;
所述的减震弹簧单元(4)对应连接单元(3)左右对称设置为四组,每组减震弹簧单元(4)包括沿左右方向向下方倾斜设置减震弹簧组件,减震弹簧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轴承座支架(32)和底盘架体(1)铰接安装连接;
所述的姿态采集单元(5)对应连接单元(3)左右对称设置为四组,每组姿态采集单元(5)包括摆动角度传感器,摆动角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上连接板(31)或下连接板(33)上;
所述的动力单元(6)对应连接单元(3)左右对称设置为四组,每组动力单元(6)包括驱动电机(61)和万向节联轴器(62),驱动电机(61)固定安装在底盘架体1上,驱动电机(6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万向节联轴器(62)与阶梯传动轴(21)安装连接;
所述的集中电控单元包括中央控制器、姿态检测回路、数据计算回路和调整控制回路,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每组姿态采集单元(5)的摆动角度传感器、每组动力单元(6)的驱动电机(6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单元(4)的减震弹簧组件设置为两件,两件减震弹簧组件相对于轴承座支架(32)前后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单元(4)的减震弹簧组件位于上连接板(31)、轴承座支架(32)、下连接板(33)和底盘架体(1)共同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对角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下连接板(33)的下铰接安装中心和上连接板(31)的上铰接安装中心同轴安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轴承座支架(32)内部沿其左右方向分别设置两件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上连接板(31)和下连接板(33)是框架结构。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姿态检测回路控制每组姿态采集单元(5)的摆动角度传感器实时向中央控制器反馈每组上连接板(31)或下连接板(33)相对于底盘架体(1)向下摆动的角度,中央控制器根据摆动角度传感器的反馈、通过数据计算回路建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实时运动学方程,然后中央控制器根据实时运动学方程、通过调整控制回路使每组动力单元(6)的驱动电机(61)控制各自的麦克纳姆轮(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平整地面的移动机器人底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以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机器人坐标系,以左右方向为X轴、以前后方向为Y轴、以上下方向为Z轴,令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至麦克纳姆轮2轴心的纵向距离为L,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至四个麦克纳姆轮2沿左右方向上的几何中心的横向距离分别为W1、W2、W3、W4,令d1为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至上连接板(31)的上铰接安装中心的水平距离,令d2为上连接板(31)的上铰接安装中心至上连接板(31)的下铰接安装中心的水平距离,令d3为上连接板(31)的下铰接安装中心至麦克纳姆轮(2)沿左右方向上的几何中心的水平距离,则底盘架体(1)的几何中心至四个麦克纳姆轮(2)沿左右方向上的几何中心的横向距离Wi=d1+d2+d3,其中d1、d3为固定值,令d1+d3=d,令l为上连接板(31)的上铰接安装中心至上连接板(31)的下铰接安装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l为固定值,令θ为姿态采集单元(5)的摆动角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得到的上连接板(31)相对于底盘架体(1)向下摆动的角度,则d2=lcosθ,中央控制器建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实时运动学方程如下:
其中,ω1、ω2、ω3、ω4分别是四个麦克纳姆轮(2)沿阶梯传动轴(21)的轴心旋转的角速度,vx是底盘架体(1)沿X轴方向的线速度,vy是底盘架体(1)沿Y轴方向的线速度,ωz是底盘架体(1)以Z轴为旋转轴旋转的角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未经徐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徐州市标准化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6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