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1209.2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1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未来检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动力电池 研发 安全 数据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动力电池本体、伺服电机、链轮链条组和连接轴承,所述测试架顶部安装有动力电池本体,所述基板底部安装有滚筒,且基板顶部开设有轨迹槽,所述螺栓贯穿调整板上开设的孔洞,且调整板上端面与支撑杆底端相互连接,并且支撑杆顶端安装在螺纹柱顶部边侧,所述螺纹柱底部与内螺纹套筒内侧贴合,且内螺纹套筒底端通过连接轴承与基板上端面相互连接。该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不仅可以模拟实际行车环境中的持续震动,而且能够模拟飞起的石块或者路面凸起撞击车辆底盘的情况,贴近现实,能得到更加可靠真实的安全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研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动力电池指的是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辆的不断研发和生产,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电池也在不断的研发,现有的动力电池多为锂电池,呈阵列安装在保护壳内,并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震动和石块凸起等撞击的情况,所以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能等安全数据进行侧视。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不断研发,在对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安全数据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1.现有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结构稳定性和抗撞击性能侧视装置,仅设计了简单的垂直方向上的撞击,无法模拟现实行车环境中的持续震动,无法得到新能源动力电池长时间使用稳定性的可靠数据;
2.且简单垂直方向上的撞击,无法模拟现实行车环境中飞起的石块或者路面凸起撞击车辆底盘给新能源动力电池带来的冲击,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简单的垂直方向上的撞击,无法模拟现实行车环境中的持续震动,无法得到新能源动力电池长时间使用稳定性的可靠数据,无法模拟现实行车环境中飞起的石块或者路面凸起撞击车辆底盘给新能源动力电池带来的冲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研发用安全数据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动力电池本体、伺服电机、链轮链条组和连接轴承,所述测试架顶部安装有动力电池本体,且测试架底部外侧固定有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输出端焊接固定有水平丝杆,同时水平丝杆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测试架底部,所述水平丝杆与链轮链条组底端相互连接,且链轮链条组顶端安装在内轴上,并且内轴通过末端安装的轴承座安装在测试架底部内侧,所述内轴上焊接固定有偏心轮,且偏心轮外侧与接触窗内壁贴合,并且接触窗开设在活动板上,所述活动板贯穿稳定窗,且稳定窗开设在测试架上,并且活动板顶部开设的圆孔内焊接固定有内弹簧,同时内弹簧顶端与顶柱底端焊接固定,所述水平丝杆贯穿阻挡板和底板,且阻挡板焊接固定在测试架底部内侧,并且底板底面与测试架内侧底面贴合,同时阻挡板靠近底板侧粘接固定有橡胶条,所述底板顶部焊接固定有垂直柱和复位弹簧,且垂直柱贯穿顶窗和基板,并且顶窗开设在测试架上,同时复位弹簧顶端与基板底部焊接固定,所述基板底部安装有滚筒,且基板顶部开设有轨迹槽,并且轨迹槽内壁与螺栓底端贴合,同时螺栓顶部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栓贯穿调整板上开设的孔洞,且调整板上端面与支撑杆底端相互连接,并且支撑杆顶端安装在螺纹柱顶部边侧,所述螺纹柱底部与内螺纹套筒内侧贴合,且内螺纹套筒底端通过连接轴承与基板上端面相互连接,所述测试架底部内侧焊接固定有功能条板,且功能条板的正视剖面形状为倾斜边向上的直角梯形,所述基板带着滚筒靠近功能条板时,可以被功能条板的倾斜边挤压,在进行水平方向上位移的同时进行垂直方向上位移。
优选的,所述水平丝杆的直径小于阻挡板上开设的孔洞的直径,且水平丝杆与底板为螺纹连接,并且底板靠近阻挡板边侧与橡胶条的距离小于功能条板底边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未来检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未来检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1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交通养护专项作业车
- 下一篇:多固废早强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