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震下桩筏复合隔震槽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0657.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千惠;关大鹏;孙鹏;龙秋颖;葛梦静;赵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34;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4007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震 下桩筏 复合 隔震槽 基础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震下桩筏复合隔震槽基础结构,包括多根桩基和多个隔震支座,地基土中布设多根矩阵排列的桩基,每根桩基的桩顶固定安装有隔震支座,并且还包括隔震槽,隔震槽安装在隔振震座上,在隔震槽内侧壁铺设有热熔橡胶层,在隔震槽中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橡胶垫层、卵石缓冲垫层、土工格栅、橡胶砂砾垫层、复合土工膜、环氧树脂浇筑层、沥青砂垫层和筏板。本发明可有效衰减或消除地震能量,避免上部建筑摇晃、震动,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抗震效果突出,施工简单,工期短,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震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震下桩筏复合隔震槽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桩筏基础是1972年由Davis和Poulos提出,指筏板与桩之间为刚结连接的基础形式,常用于房屋建筑中高层建筑。近些年,随着高速铁路、核电厂房、房屋建筑等的快速发展,桩筏基础不断应用推广到其他建筑领域。我国是地震频发的多地震国家,地震带来的灾害极其严重,往往危机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桩筏基础应用面临如何解决地震灾害问题新的挑战。因此,需采取有效的建筑隔震技术。现有隔震技术多为结构隔震,在桩与上部结构间设置隔震装置,通常为隔震支座,把上部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作用在于降低地震能量向上传递造成上部结构破坏或变形。这种上部结构隔震技术仅仅满足上部结构的隔震要求,当遭遇强震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桩基破坏的现象。然而,对于大型桩筏基础而言,基础规模大、刚度大等特点,仅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效果有限,难以满足强震条件下大型桩筏基础的隔震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水平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强震下桩筏复合隔震槽基础结构,用于解决传统隔震基础结构形式抗震性能有限,遭遇罕见及强地震难于抵御的难题,可有效衰减或消除地震能量,避免上部建筑摇晃、震动,降低地震造成的灾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震下桩筏复合隔震槽基础结构,包括多根桩基和多个隔震支座,地基土中布设多根桩基,每根桩基的桩顶固定安装有隔震支座,并且还包括隔震槽,隔震槽安装在隔振支座上,在隔震槽内侧壁铺设有热熔橡胶层,在隔震槽中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橡胶垫层、卵石缓冲垫层、土工格栅、橡胶砂砾垫层、复合土工膜、环氧树脂浇筑层、沥青砂垫层和筏板。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如上所述隔震槽开有若干个泄水孔。
2、如上所述橡胶垫层厚度为12-20mm。
3、如上所述卵石缓冲垫层厚度为250-300mm。
4、如上所述橡胶砂砾垫层为橡胶颗粒与碎石颗粒按质量比1-2:2均匀混合,橡胶颗粒粒径3-5mm,橡胶砂砾垫层厚度为250-300mm。
5、如上所述沥青砂垫层为沥青与砂质量比为1-2:3均匀混合,沥青砂垫层厚度为5-10cm。
6、如上所述桩采用矩阵排列。
7、如上所述筏板为C30钢筋混凝土筏板。
8、如上所述隔震支座为橡胶隔震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