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135.0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林;孟祥瑞;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林 |
主分类号: | B28B1/04 | 分类号: | B28B1/04;B28B11/14;B28B13/02;B28B23/02;B28B2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6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线 台座 生产 混凝土 叠合 底板 装置 方法 | ||
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装配式建筑,本发明采用拉模法所制备的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不仅刚度大、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吊运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钢筋桁架的纵向钢筋在生产、吊运、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桁架钢筋材料的浪费,而且解决了拉模法生产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时混凝土密实度不够的质量缺陷,使得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制备方法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制备方法,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方法,就是采用小型固定或移动台模,在台模上支边模、绑扎全部钢筋后打混凝土,再经养护后脱模。这种方法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采用人工在表面拉毛的外观质量差,同时也不方便施加预应力,在生产吊运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开裂。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CN 2020 1 0191294.6,公开一种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长线台座、制备拉模设备组件、铺设并张拉钢筋、安装拉模设备、浇筑混凝土以及截断出模。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应力平面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刚度大、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吊运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而且钢筋桁架的纵向钢筋在生产、吊运、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桁架钢筋材料的浪费。但在实施应用中发现,由于采用的是干硬性混凝土,在混凝土仓中振捣无法保证叠合板底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容易造成混凝土叠合板底板质量不合格。针对该发明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及方法,采用其所制备的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不仅刚度大、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避免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在吊运和施工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钢筋桁架的纵向钢筋在生产、吊运、施工安装以及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桁架钢筋材料的浪费,而且解决了拉模法生产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时混凝土密实度不够的质量缺陷,使得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制备方法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活动底板、前端面板、后端面板、活动侧板以及板式振捣器,所述前端面板、所述后端面板以及两块所述活动侧板围合成混凝土仓;所述前端面板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的前侧挡板,前端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桁架钢筋贯通豁口和纵向钢筋贯通豁口;所述后端面板为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的后侧挡板,后端面板的底部设置有桁架钢筋贯通豁口和清除腹杆钢筋间混凝土的装置;所述活动侧板的一侧与前端面板连接,另一侧与后端面板连接,活动侧板的底部内侧设置有横向钢筋端部贯通豁口;所述活动底板设置在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前端横向钢筋底部;所述板式振捣器设置在拉模设备工作行进方向混凝土仓后端的外侧,且避开桁架钢筋分段设置。
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所述的一种长线台座法生产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制备长线台座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长线台座,长线台座两端设置有用于张拉预应力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底板纵向钢筋的反力架、预应力加载装置以及卡具;
步骤二、铺设并张拉钢筋
采用传统方法清理长线台座平台,涂脱模剂,放置活动底板,绑扎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张拉纵向钢筋,布置桁架钢筋,同时张拉桁架钢筋的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张拉后锁定纵向钢筋和桁架钢筋;
步骤三、安装拉模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林,未经孟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淋式催化臭氧氧化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义齿生产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