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装饰层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0108.3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庆彬;白洁;胡佳林;彭建;洪得香;刘萍;张世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装饰 剥离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层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该设备包括:同向设置的二导向杆,二导向杆分别安装有用于沿其轴向方向行走的第一行走机构;支承横杆,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二导向杆的第一行走机构,支承横杆上安装有用于沿其轴向方向行走的第二行走机构;以及水射流装置,安装于第二行走机构上,水射流装置内形成有水射流孔道和沿水射流孔道的圆周方向设置一圈的水幕孔道,水射流孔道和水幕孔道分别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水幕孔道至水射流孔道的距离自水幕孔道的进水端向水幕孔道的出水端逐渐变大。本发明解决了在去除建筑装饰层的工程施工中,传统的人工打磨、铲除墙体的装饰层的方法,不仅耗费人工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装饰层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更新、装修改造等去除建筑装饰层的工程施工中,大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打磨、铲除墙体的装饰层的方法,这样不仅耗费人工,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还会产生登高作业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建筑装饰层剥离设备及其剥离方法,以解决在去除建筑装饰层的工程施工中,传统的人工打磨、铲除墙体的装饰层的方法,不仅耗费人工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建筑装饰层剥离设备,包括:
同向设置的二导向杆,二所述导向杆分别安装有用于沿所述导向杆的轴向方向行走的第一行走机构;
支承横杆,所述支承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二所述导向杆的第一行走机构,所述支承横杆上安装有用于沿所述支承横杆的轴向方向行走的第二行走机构;以及
水射流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上,所述水射流装置内形成有用于喷射水射流的水射流孔道和沿所述水射流孔道的圆周方向设置一圈的水幕孔道,所述水射流孔道和所述水幕孔道分别具有靠近所述支承横杆的进水端和远离所述支承横杆的出水端,所述水幕孔道至所述水射流孔道的距离自所述水幕孔道的进水端向所述水幕孔道的出水端逐渐变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下部可翻转地安装有接液装置,所述接液装置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腔,所述接液装置的顶部开设有连接通于所述容纳空腔的接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空腔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接液装置的底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纳空腔的排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中可转动地插设有第一轴,所述接液装置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中可转动地插设有第二轴,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相对两侧的第一轴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接液装置的相对两侧的第二轴。
进一步的,所述水幕孔道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水射流孔道的进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
第一箱体,所述导向杆可活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一箱体;
多个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箱体内,多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两侧;以及
行走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多个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行走轮分别压抵于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
第二箱体,所述支承横杆可活动地贯穿于所述第二箱体;
用于沿所述支承横杆的轴向行走的主动轮,压抵于所述支撑横杆,所述第二箱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的第二驱动电机;
从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箱体内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的位置相对地压抵于所述支撑横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