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双电机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80100.7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振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耐得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5/06;E05B15/1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电机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双电机智能锁,涉及安防防盗智能锁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锁体下壳的驱动机构、斜舌传动机构、主舌推动机构、副舌传动机构、控制器、传感器、锁体上壳、减速机构以及触发舌机构,减速机构啮合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降低驱动机构的转速,提高输出扭矩;减速机构拨动斜舌传动机构,使斜舌做伸缩动作;减速机构套接主舌推动机构,带动主舌做伸缩动作;主舌推动机构通过浆臂连接副舌传动机构,使副舌做伸缩动作;触发舌机构触发斜舌传动机构,可控制锁定斜舌回缩后不弹出。本发明可由触发舌机构控制锁定斜舌传动机构不伸出;开锁延时而不导致电机二次反转;两组控制器控制着两组电机和两组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互为备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防盗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电机智能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全自动智能锁的锁体大部份是机械锁体,驱动机构部件大部份设置在锁面板上,再加配置应急开锁的手动轮,导致面板结构复杂,整锁安装费时费力,容易出现人为安装的故障,大多数的全自动锁开锁后延迟一定时间后必须要回转才可以使斜舌伸出,这样导致开一次锁电机启动两次耗电量增加一倍,甚至出现电机堵转现像,因使用机械锁体必须克服锁体中扭簧的所带来的强大的阻力,对电机的功率要求较高耗电量居高不下,使电池的续航时间明显缩短,使成本上升体验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避免电机堵转的,由触发舌机构控制锁定斜舌传动机构的斜舌不伸出的,开锁延时而不导致电机二次反转的,两组控制器控制着两组电机和两组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互为备用的全自动双电机智能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双电机智能锁,包括安装在锁体下壳7的驱动机构1、斜舌传动机构3、主舌推动机构5、副舌传动机构6、控制器、传感器以及盖合于锁体下壳7的锁体上壳,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1受控于所述控制器,它还包括减速机构2,所述减速机构2啮合所述驱动机构1,用于降低驱动机构的转速,提高输出扭矩;
所述减速机构2拨动所述斜舌传动机构3,使斜舌做伸缩动作;
所述减速机构2套接所述主舌推动机构5,带动主舌做伸缩动作;
所述主舌推动机构5通过浆臂连接所述副舌传动机构6,使副舌做伸缩动作;
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安装在锁体下壳7的触发舌机构4,所述触发舌机构4触发所述斜舌传动机构3,可控制锁定斜舌回缩后不弹出;
当需要开锁时,控制器接收到开锁指令,驱动机构1驱动减速机构2工作,拨动斜舌传动机构3,使斜舌回缩到位、带动主舌推动机构5的主舌回缩,主舌推动机构5带动副舌传动机构6的副舌回缩,此时触发舌机构4因受到门框的压迫,触发舌为回缩状态,触发斜舌传动机构3控制斜舌传动机构3的斜舌并锁定为回缩状态,主舌推动机构5的主舌回缩后固定为回缩状态,主舌推动机构5通过浆臂带动副舌传动机构6的副舌回缩后并固定为回缩状态;此时,所述智能锁为开锁状态,驱动机构1停止工作;
在开锁状态下,当门没被推开,由于触发舌机构4已控制斜舌传动机构3,锁定斜舌为回缩状态,同时,由于驱动机构1已停止工作,故主舌、副舌皆固定为回缩状,因此保证了足够的开门时间,不会因动作迟缓延时而导致再次反锁现象出现;
在开锁状态下,当门被推开,触发舌机构4的触发舌释放了门框的压迫力,触发舌自动伸出,同时释放对斜舌传动机构3控制,使斜舌自动弹出;
在关门状态下,上锁前,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的上锁指令,驱动机构1驱动减速机构2工作,带动主舌推动机构5的主舌伸出,主舌推动机构5通过浆臂带动副舌传动机构6的副舌伸出,此时,触发舌机构4恢复触发预备状态,等待下一次开锁时对斜舌传动机构3进行控制锁定,所述智能锁为上锁状态,驱动机构1停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耐得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耐得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0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磁场特征矢量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气相沉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