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厚钢板激光对接焊机的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79408.X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芦洪波;余磊;夏思明;刘军;陈俊;代新中;徐剑;王卫强;邓宗林;范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奇冶金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08;B23K26/14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板 激光 对接 双光路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厚钢板激光对接焊机的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有C型小车,C型小车通过C型架传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C型小车上依次安装有焊机夹钳、碾压轮、焊接激光头、支撑轮、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其中焊接激光头通过第一导光光纤与激光器三连接,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分别通过第二导光光纤与激光器二和激光器一连接,底座上还安装有可升降的切割下工作台,其中带头切割机构通过高压氮气管道与供辅设备连接。在本发明的实施过程中,完全能够满足机组来料厚度范围大、极限厚度较厚钢板焊接要求,保证了焊缝质量的稳定,确保机组连续运行。适用于超厚钢板的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超厚钢板激光对接焊机的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带钢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带钢连续生产线对在线焊接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激光焊接技术已在钢铁板带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和认可,但是,面临所焊接带钢的厚度及幅宽范围大、极限厚度增厚等需求逐渐提高,对在线激光焊接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连续酸洗机组、连轧机组、不锈钢轧制退火酸洗机组为典型的厚板带钢连续生产线,带钢厚度范围大、极限厚度较厚(通常在1.5~8.0mm,极限情况下最大厚度为10mm),机组上配置的焊接设备为激光焊机。为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激光焊机设备上通常使用高精度双刃剪,以同时剪切被焊两卷带钢的头尾,将剪切好的两侧带钢拼缝实现激光焊接,因此,剪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但是,当被剪切带钢厚度在7mm及以上,而幅宽超过1400mm时,带钢剪切端面的质量明显下降,以致无法满足激光拼缝焊接的精度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将激光切割技术运用到激光焊机上,以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代替金属双刃剪,采用优质的激光切割系统结合良好的切割工艺,得到良好的拼缝效果,满足钢板厚度范围大、极限板厚较厚的焊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厚钢板激光对接焊机的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厚钢板激光对接焊机的双光路激光切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有C型小车,C型小车通过C型架传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C型小车上依次安装有焊机夹钳、碾压轮、焊接激光头、支撑轮、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其中焊接激光头通过第一导光光纤与激光器三连接,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分别通过第二导光光纤与激光器二和激光器一连接,底座上还安装有可升降的切割下工作台,其中带头切割机构通过高压氮气管道与供辅设备连接;
所述C型小车下方,安装一组切割下工作台,切割下工作台由液压油缸向上斜推驱动至工作位置,工作台的上表面紧贴切割钢板的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头切割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压紧气缸、激光切割头和随动导轮构成,在水平方向上的切割采用伺服电机传动,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滚珠丝杆,安装在滚珠丝杆上的滚珠螺母与用于安装切割头的切割头安装座相连,在焊接小车两侧的立板上分别安装两组直线导轨副,激光切割头安装在切割头安装座上,在切割头侧面安装一组随动导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运行速度及位置均为闭环控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光器一、激光器二、第二导光光纤以及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中的激光切割头构成激光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头切割机构和带尾切割机构结构相同且均为对称安装且均焊接在C型小车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光器一、激光器二和激光器三均采用6000W固体激光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光光纤3和第二导光光纤10均选用100um的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奇冶金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凯奇冶金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4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