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79365.5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涛;桂荣;王炬;陶秋旺;祝雯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21/00;B02C4/08;B02C19/20;B02C23/16;B02C23/12;B08B3/08;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自强 |
| 地址: | 421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尾矿 制备 防辐射 砂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所述防辐射砂浆包括尾矿砂细骨料、硅酸盐水泥、丁苯乳液、重晶石、EVA分散乳胶粉、水,所述尾矿砂细骨料由加工设备对铅锌尾矿砂进行粉碎研磨并经漂洗处理后得到,加工设备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加工设备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粉碎机构、研磨机构和漂洗机构,加工设备将尾矿砂经过多个步骤处理之后可以直接应用于制备防辐射砂浆,不仅可以提高尾矿砂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短缺和重金属污染的压力,并且此工艺生产的产品铅浸出率符合安全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矿砂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来,世界有色金属工业突飞猛进,全球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总额大幅提高,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态。在有色金属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尾矿砂。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年均尾矿排放量达500亿吨,其中铅、锌、铁等金属尾矿砂排放量约占总量80%,而且尾矿中残余的铅锌的化合物和尾矿砂中的含硫物以及其它共生矿物会对库区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使尾矿砂中含有的铅,经研究表明铅中毒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因此还会成为威胁当地居民健康的“定时炸弹”。
铅锌尾矿砂内含许多未完全提取的矿物,以及各种有毒物质,且尾矿库占地面积巨大,不仅影响生态环境,且随时间的推移,尾矿库的海拔不断升高,不仅要面临溃坝的风险,每年防汛的压力也急剧增加,因此尾矿砂重新利用的问题亟待解决;
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可以很好的利用尾矿砂,中国混凝土使用量在17-18亿m3左右,若仅将1%的预拌混凝土骨料换成铅锌尾矿砂,每年能节约砂石3-4亿吨,消耗的铅锌矿砂相当于4个一等尾矿库的容积,可确保约1万公顷的土地不因堆放铅锌尾矿砂而污染、损失,利用铅锌矿砂制备防辐射混凝土,不仅可以提高尾矿砂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短缺和重金属污染的压力,而防辐射砂浆可以广泛应用于医院、核电站等场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铅锌尾矿砂制备防辐射砂浆的制备工艺,所述防辐射砂浆包括尾矿砂细骨料、硅酸盐水泥、丁苯乳液、重晶石、EVA分散乳胶粉、水,所述尾矿砂细骨料由加工设备对铅锌尾矿砂进行粉碎研磨并经漂洗处理后得到,所述加工设备上端开有进料口,下端固定连接有支腿,加工设备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粉碎机构、研磨机构和漂洗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和研磨机构之间设有可震动的筛选板,所述筛选板由研磨电机驱动,且筛选板的上侧面为斜面,加工设备靠近筛选板上侧面最低点的一端开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外侧设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通过其上设有的基板连接有上料皮带,且上料皮带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框,所述上料皮带由上料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个粉碎轴,且两个粉碎轴上均固定套接有多个粉碎齿,两个粉碎轴上的多个粉碎齿之间相互咬合,所述加工设备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堵块,且堵块的上侧面为斜面,所述粉碎轴由粉碎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运动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加工设备的内部,运动块滑动连接在加工设备的内部,且其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端通过加工设备侧壁上开有的第一贯穿槽延伸至保护框的内部,连接杆由安装在保护框内部的研磨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筛选板靠近贯穿口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加工设备的内部,筛选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通过加工设备上开有的第二贯穿槽延伸至保护框的内部,所述连接轴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连杆,且连杆与研磨电机电机轴上的偏心轮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93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烟草切丝机或切梗机的火星捕捉器
- 下一篇:一种微纳仿生人工皮肤修复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