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6225.2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正飞 |
| 主分类号: | F26B1/00 | 分类号: | F26B1/00;F26B11/14;F26B21/00;F26B25/00;F26B25/04;F26B25/06;A23B9/08;B07B4/02;B07B11/02;B07B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099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粮食 烘干 生产线 | ||
1.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送料筛选机构(1),送料筛选机构(1)底端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排出杂质的除杂通道(8);
至少一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由至少两个可控搅拌罐(3)并排组成,第一送料绞龙(2)入料端与送料筛选机构(1)出料端连通,所述可控搅拌罐(3)顶端与第一送料绞龙(2)底端连通,热风排入机构(4)热风输出端与所述可控搅拌罐(3)底端连通,第二送料绞龙(6)输入端与所述可控搅拌罐(3)顶端连通,所述可控搅拌罐(3)底端与第二送料绞龙(6)顶部入料连通,所述第二送料绞龙(6)出料端设置在带式传输机(7)入料端上部,所述可控搅拌罐(3)上下端自由控制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可控搅拌罐(3)包括有:
罐体(3a),罐体(3a)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通第一送料绞龙(2)底端和第二送料绞龙(6)顶端的入料口(3a1)和出料口(3a2),并且可控搅拌罐(3)上下端侧面还分别设置有连通热风排入机构(4)热风输出端和排气机构(5)输入端的注气口(3a3)和出气口(3a4);罐体(3a)外圆周面还均布有用于观察烘干状态的透明玻璃(3a6);
减震测重器(3e),罐体(3a)底端外圆周面上沿轴线均布有用于固定在减震测重器(3e)顶端工作部的立脚(3a5),所述减震测重器(3e)与控制器电连接;
第一快门开合器(3b)和第二快门开合器(3c),所述入料口(3a1)和出料口(3a2)分别通过第一快门开合器(3b)和第二快门开合器(3c)与第一送料绞龙(2)底端和斜料管(3d)顶端连通,斜料管(3d)底端与第二送料绞龙(6)顶端连通,所述开合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搅拌器(3f),搅拌器(3f)工作轴同轴设置在罐体(3a)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减震测重器(3e)包括有:
底座(3e1),升降板(3e2)底端通过升降板(3e2)竖直贯穿底座(3e1)并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罐体(3a)竖直设置在升降板(3e2)顶端;
限位圈(3e4),限位圈(3e4)同轴设置在伸缩柱(3e3)底端且与底座(3e1)滑动配合;
第一弹簧(3e5),第一弹簧(3e5)同轴套设在伸缩柱(3e3)上且两端分别抵接在升降板(3e2)底端和底座(3e1)顶端;
压力计(3e6),压力计(3e6)同轴设置在底座(3e1)顶端且工作部抵接在升降板(3e2)底端,所述压力计(3e6)与控制器电连接,罐体(3a)空载状态下,压力计(3e6)无检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搅拌器(3f)包括有:
搅拌轴(3f2),搅拌轴(3f2)同轴设置在罐体(3a)内部且顶端与第一伺服电机(3f1)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搅拌杆(3f3),搅拌轴(3f2)与搅拌轴(3f2)同径向,并且搅拌杆(3f3)以搅拌轴(3f2)轴线为螺旋上升均布,工作状态下,所述搅拌杆(3f3)螺旋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粮食烘干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送料筛选机构(1)包括有:
落料控制器(1a);
风选器(1c);风选器(1c)设置在落料控制器(1a)出料端底部,并且风选器(1c)出料端通过分料通道(1d)与第一送料绞龙(2)入料端连通;
摆动落料器(1b),摆动落料器(1b)设置在风选器(1c)内部顶端且位于落料控制器(1a)出料端底部,风选器(1c)工作端水平朝向除杂通道(8)入料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正飞,未经彭正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2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