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碾压破碎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6184.7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 主分类号: | B02C15/14 | 分类号: | B02C15/14;B02C15/00;B02C11/04;B02C11/08;B02C23/00;B02C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3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碾压 破碎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面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小麦碾压破碎设备,包括碾压破碎机构,设置在支撑台上,且与支撑台转动连接,用于碾压破碎小麦,连续对小麦作垂直重力碾压及水平正向碾压,摊平机构,设置在碾压破碎机构上,位于碾压破碎机构的侧部,与碾压破碎机构同步进行转动,在碾压破碎机构碾压破碎小麦之前,将小麦摊平铺开,换气机构,设置在碾压破碎机构的顶部,碾压破碎机构与支撑台均是处于固定状态,用于执行换气工作,送料机构,设置在换气机构上,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位于摊平机构的侧部,与摊平机构同步进行转动,用于执行小麦的送料工作,本发明摊平簸箕转动的过程中,从摊平齿处滤出的小麦时摊平铺开的状态,确保碾压破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小麦碾压破碎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小麦制粉工艺中,对麦粒的研磨采用的是平置铁辊或石磨,有两辊、四辊和八辊,分单边和双边磨粉。铁辊磨粉机的磨辊采用齿辊和光辊混合研磨,也有采用纯齿对辊研磨。铁辊磨粉机制粉工艺一般采用:四道皮磨、六道心磨、两道渣磨、两道尾磨。四道皮磨采用齿辊,心磨、渣磨、尾磨采用光辊。一皮磨和二皮磨不分粗细;三皮磨和四皮磨有粗细之分,即:三皮粗磨、三皮细磨、四皮粗磨、四皮细磨;心磨分为:一心磨、二心磨、三心磨、四心磨、五心磨、六心磨;渣磨分为一渣磨、二渣磨;尾磨分为一尾磨和二尾磨。前路皮磨一般齿数为4.7齿/cm,中后路皮磨一般齿数为7.9齿/cm;前路心磨光辊粗糙度一般为(1.6-2.5cm),后路心磨光辊粗糙度一般为(1.5-1.8cm);渣磨和尾磨粗糙度一般按前路心磨选择。在麦粒研磨过程中,铁辊之间纵向并排设置,小麦掉落铁辊之间通过两个铁辊的相对转动挤压小麦形成小麦粉,小麦在铁辊之间的接触时间为0.5秒左右,要在短时间内使物料得到充分研磨,就需要保证充足的挤压力碾碎挤碎小麦,此时就需要调小两辊之间的轧距,同时提高转速使物料通过时受到一定的剪切力和挤压摩擦力。上述制粉工艺采用平置铁辊研磨存在的不足是:物料研磨过程中温度过高(40°左右);磨辊转速快(600转/分钟左右),物料在两铁辊中间停留时间(0.5秒左右)短,而且接触时间长短不能控制可调。因此物料在上述高温、高速、短时的加工过程中,将造成物料原始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淀粉在高温下转化成糖,造成面粉稳定时间短,使得成品口感发粘,而且面粉制品外观出现发皱现象;同时,蛋白质也会在高温下变性而失去吸水膨胀功能。皮磨配备为齿辊,在加工过程中对小麦淀粉支链破坏严重,使得面粉制成的食品延展性和可塑性降低;同时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泛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高温加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和流失。而石磨研磨存在石磨上的齿磨损掉落石粉影响小麦粉的品质。
中国专利CN201810772327.9公开了一种小麦冷制粉加工工艺,包括配料、碾压破碎、清粉和配粉四个工艺步骤,其中在碾压破碎工艺步骤中的所述皮碾工序、渣碾工序、心碾工序、尾碾工序和清粉工序均采用碾磙在碾盘的配合,所述碾磙能够在所述碾盘的表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滚动,利用碾盘的重力以及碾盘和碾磙之间的相对转动的剪切力碾压小麦进行碾压破碎处理,连续对小麦作垂直重力碾压及水平正向碾压,碾磙碾压过程中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常温状态,从而能够解决物料在高温加工过程中成分遭到破坏和流失的问题,可提高小麦制粉的品质。
但是该工艺中碾磙在碾盘配合时,无法将小麦摊平铺开,导致后续碾压破碎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麦碾压破碎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无法将小麦摊平铺开,导致后续碾压破碎的效果不佳的问题,该碾压破碎设备摊平簸箕转动的过程中,从摊平齿处滤出的小麦时摊平铺开的状态,确保碾压破碎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小麦碾压破碎设备,包括:
碾压破碎机构,设置在支撑台上,且与支撑台转动连接,用于碾压破碎小麦,连续对小麦作垂直重力碾压及水平正向碾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6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