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5842.0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石桥昌幸;西田秀之;大井阳一;吉川卓也;田中克典;平本知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F16H55/17;F16H55/08;F16H57/08;F16F15/134;B21D53/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振动 降低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并且抑制行星齿轮机构的耐久性降低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行星齿轮机构(19),并构成为通过发动机转矩的振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使弹性体弹性变形而相对扭转旋转,并且在惯性元件的旋转中产生振动,行星齿轮机构(19)中的太阳齿轮(20)、齿圈(21)及小齿轮(22)的各齿轮构成为齿厚在齿线方向上不同,且各齿轮以齿厚较薄的一侧与齿厚较厚的一侧相互啮合的方式组合而构成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扭转振动降低装置构成为降低由输入的转矩的变动(振动)引起的扭转振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行星齿轮机构作为降低扭转振动的装置的例子。该行星齿轮机构在具有锁止离合器的变矩器的内部且在半径方向上在弹簧减振器的外侧与该弹簧减振器呈同心圆状配置。在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架上连结有锁止离合器和弹簧减振器的输入侧构件,并构成为经由锁止离合器向齿轮架输入发动机转矩。另外,在太阳齿轮上连结有弹簧减振器的输出侧构件。在弹簧减振器的转矩的传递方向上在输入侧构件与输出侧构件之间配置有中间构件,输入侧构件与中间构件经由第一弹性体连接,中间构件与输出侧构件经由第二弹性体连接。并且,以如下方式将小齿轮安装于齿轮架:在向行星齿轮机构输入正向旋转侧的转矩即发动机转矩时,中间构件位移的方向上的中间构件与小齿轮的间隔大于所述中间构件位移的方向的相反侧的中间构件与小齿轮的间隔。而且,通过与发动机转矩的振动相应地使弹簧减振器的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伸缩,从而齿轮架和太阳齿轮相对旋转规定角度。伴随于此,使齿圈强制地旋转,并且在齿圈的旋转中产生振动。由于齿圈的振动由各弹性体伸缩导致,所以上述发动机转矩的振动和齿圈的振动具有相位的偏移。因此,由齿圈的振动导致的惯性转矩作为所谓的减振转矩起作用,降低从行星齿轮机构输出的转矩的振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20876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将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串联连接,另外,构成为在向弹簧减振器输入正向旋转侧的转矩时,弹簧减振器较大地扭转。因此,能够减小弹簧减振器的整体上的合成弹性系数而降低所谓的反共振点,并使发动机的转速较低的区域中的振动衰减性能提高。另一方面,使用行星齿轮机构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需要抑制由于在该行星齿轮机构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例如尺寸误差)等而导致振动降低性能(衰减性能)或耐久性降低。
另外,如果如以往已知那样通过切削加工切出行星齿轮机构的齿的形状,则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有可能增大。因此,为了降低该制造成本及制造时间,例如预想通过冲压加工制造行星齿轮机构。然而,在通过冲压加工制造行星齿轮机构的情况下,会产生在冲压方向上尺寸变化的冲压塌边。因此,如果通过冲压加工制造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各齿轮元件并构成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则由于该冲压塌边而使齿轮的齿厚在冲压的冲头侧(打ち込み側)和模具侧(抜き側)不同,因此施加于各齿轮彼此啮合时的齿面的应力产生偏差,应力较大的部位(齿面)的磨损变严重。另外,有可能一并产生齿接触恶化(局部接触)等不良情况,进而行星齿轮机构的耐久性降低,并且扭转振动降低装置的减振性能或振动衰减性能降低。此外,一般来说,在产生了所述冲压塌边的情况下,通常实施使齿面凸起等加工,但期望减少或削减这样的加工花费的成本、时间。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技术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行星齿轮机构并能够抑制由于在该行星齿轮机构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等而导致振动降低性能、耐久性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