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矢量定位穿刺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5421.8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海;孙晓;矫文捷;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矢量 定位 穿刺 辅助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矢量定位穿刺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借助主体结构包括固定基座、矢状位标志线、冠状位刻度线、长条孔、滑道、球体通孔、球形角度固定器、穿刺针固定管、角度固定器底座、空心外管针、空心外管针底座、内芯针安全阀、内芯针和内芯针助推端的定位穿刺固定装置实现,步骤包括(1)确定表面穿刺点、穿刺角度和进针深度,(2)定位穿刺固定装置、调节穿刺针位置和角度,(3)推动进针,(4)移除外管针和固定装置四个步骤:
(1)确定表面穿刺点、穿刺角度和进针深度:以肋间数为横轴,分别以体表胸骨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七条体表标志线为纵轴;根据胸部CT扫描图像分析扫描数据,取靶点最大切面图像,确定与最大切面图像相近的肋间数和体表标志线,然后以此肋间数为穿刺肋间数,测量靶点最大切面图像穿刺位置与最接近体表标志线的平行距离,以确定体表理论穿刺点;在靶点最大切面图像上连接靶点中心和理论穿刺点,确定理论穿刺角度;测量体表穿刺点与靶点的距离作为穿刺进针深度。
(2)固定定位穿刺装置、调节穿刺针位置和角度:将定位穿刺装置的矢状位标志线对准最接近的体表标志线,冠状位刻度线对准最接近的肋间数,将定位穿刺装置粘在体表表面上,滑动角度固定器底座的位置,当角度固定器底座的中心相对于矢状位标志线的距离达到靶点最大切面图像穿刺位置与最接近体表标志线的平行距离时,停止滑动;转动球形角度固定器,当在角度固定器底座的上端面处露出适用的角度时,停止转动球形角度固定器。
(3)推动进针:将带有内芯针的空心外管针穿过穿刺针固定管并靠近体表表面,记下空心外管针的刻度线数值,按住空心外管针底座和内芯针安全阀并沿穿刺针固定管推动,当空心外管针穿刺进针深度达到测量的体表穿刺点与靶点的距离时,停止进针,取下内芯针安全阀,推动内芯针助推端,将内芯针推入表层内,当内芯针助推端接触到空心外管针底座时,停止推动。
(4)移除外管针和固定装置:剪掉内芯针助推端,将空心外管针抽出,将定位穿刺固定装置取下。
所述的矢量定位穿刺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借助定位穿刺固定装置实现,该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基座、矢状位标志线、冠状位刻度线、长条孔、滑道、球体通孔、球形角度固定器、穿刺针固定管、角度固定器底座、空心外管针、空心外管针底座、内芯针安全阀、内芯针、内芯针助推端;固定基座为医用软体塑料材质的矩形体结构,厚度为1~3mm,长度为50~200mm,宽度为20~30mm,固定基座背面设置有医用胶体,可平整地随粘贴面角度自然弯曲并粘贴在粘贴面上;固定基座的宽度方向的两个边上均设置有矢状位标志线,可以根据需要就近选择一条矢状位标志线使用,长度方向的一条边上设置有冠状位刻度线,刻度线标记范围为0~200mm;固定基座的正中央与长边平行设置有长条孔,长条孔为通孔,长度为45~145mm,宽度为3~10mm;长条孔两侧长边边缘有凸出固定基座的滑道,滑道高度为2~5mm,滑道与固定基座为一体结构,且材质相同,能随粘贴面弯曲角度自然弯曲;球形角度固定器为球体结构,直径为4~15mm,球体上设置有中心轴过球心的球体通孔,球体通孔直径为1~3mm,球体外表面以球体通孔的中心轴为轴线的纬度方向上设置有角度线;长度为20~50mm的穿刺针固定管的外径与球体通孔直径相同,穿刺针固定管穿入球体通孔内并固定在球形角度固定器上;角度固定器底座为卡在滑道上的带有球型凹槽的正方体,球型凹槽的直径与球形角度固定器的球体外径过盈配合,使用较大旋转力度才能转动球形角度固定器,不用力旋转时,球形角度固定器相对球型凹槽固定不动,角度固定器底座的球型凹槽底部正中央开设有通孔,通孔直径能使球形角度固定器的一部分穿过,球形角度固定器的球型外轮廓的下底端距离固定基座的下底面距离为1~2mm;空心外管针为硬质医用透明塑料材质的空心管结构,空心外管针的管身标记有刻度,便于确认穿刺的深度,空心外管针的前端部为金属材质的针尖结构,后端部固定设置有空心外管针底座,便于推动空心外管针,空心外管针底座的中央设置有通孔与空心外管针的内孔相通;置于空心外管针内的内芯针的一端为三爪倒刺结构,以便固定于组织内,内芯针的另一端为内芯针助推端,为凸台结构,便于按压推动内芯针进针;空心外管针底座上设置有可以开启和扣合的内芯针安全阀,用于固定内芯针并保护内孔不受污染,内芯针安全阀的两端分别扣在空心外管针底座的凸台和内芯针助推端的凸台上,将空心外管针和内芯针固定在一起;内芯针的长度比空心外管针的长度长出一个内芯针安全阀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4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丘陵山地拖拉机悬挂装置自适应机构
- 下一篇:一种秸秆切断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