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4319.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可夫 |
主分类号: | A24F40/20 | 分类号: | A24F40/20;A24F40/46;A24F40/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新型 结构 气溶胶 生成 | ||
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属于烟草制品技术领域。所述气溶胶生成体为长圆柱体,气溶胶生成体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气溶胶生成体包括包装材料、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依次沿轴向对中排列并被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还包括封闭段;封闭段沿轴向对中设置在气溶胶生成体的远端,封闭段与气溶胶生成基质紧密连接,封闭段也被所述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从而更加经济、有效、便捷地降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的污染,并同时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使用方式上的误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通过烟草在其中加热而非燃烧的生成气溶胶的系统,例如在公开号为CN109219360A和CN106163306A的中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公开的气溶胶生成系统。此类加热非燃烧的气溶胶生成系统旨在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显著降低大部分已知的由以往燃烧方式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并由此发展出了带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体,如图20所示。在使用时,气溶胶生成体200需要插入到相应的电加热器中,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的方式接受来自加热器的能量,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205得到加热,进而生成气溶胶,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然而,由于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的一端直接裸露,不仅会因气溶胶生成基质205在受热时产生的气溶胶和液态物质直接进入电加热器,造成电加热器的污染;而且还会造成对使用者的误导,使其仍然采用点燃的方式使用气溶胶生成体200,造成不受控制的不良后果。同时,对于接触式加热方式,电加热器的电阻加热元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直接接触,电阻加热元件可能在使用期间被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的材料所污染,影响电阻加热元件的正常工作;另外,在将气溶胶生成体从电阻加热元件上移除时,气溶胶生成基质205的材料还会难以避免地随电阻加热元件一起被带出,造成电加热器的污染。
在公开号为CN107205490A的中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针对已有的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污染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式加热元件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将电阻加热元件预制于气溶胶生成基质中,使之成为气溶胶生成体的一部分,并通过两个电极触点和电加热器进行连接,在使用时,既降低了气溶胶生成基质裸露带来的污染,也降低了电阻加热元件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接触所造成的污染,并可同时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然而,在制造气溶胶生成体时,需要额外增加许多零件和工序,提高了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同时在使用气溶胶生成体时,需要对准触点位置插入气溶胶生成体,而且气溶胶生成体的抽吸阻力也会显著增加,因此使用成本增加,使用难度增大,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经济、有效、便捷地降低气溶胶生成体在使用时对电加热器造成的污染,并同时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使用方式上的误导,提供一种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所述气溶胶生成体为长圆柱体,气溶胶生成体两端分别为近端和远端,气溶胶生成体包括包装材料、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过滤嘴棒、冷却段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按照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依次沿轴向对中排列并被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所述具备新型结构的气溶胶生成体还包括封闭段;所述封闭段沿轴向对中设置在气溶胶生成体的远端,封闭段与气溶胶生成基质紧密连接,封闭段也被所述包装材料紧密包裹在其内,封闭段对气溶胶具有过滤功能,具有受到限制的抽吸阻力以方便空气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可夫,未经李可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4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手套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割煤顶板线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