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3990.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A61L15/28;A61L15/32;A61L1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周芸芸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纤维 创伤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伤口敷料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姜酮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将改性壳聚糖与丝素蛋白配制得到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还可以通过酪氨酸、透明质酸对纳米纤维膜的修饰得到修饰后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纳米纤维膜的溶胀性能的保湿性能,提高了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对蛋白的吸附量,促进伤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伤口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膜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敷料最早出现于古埃及,是一种含有动物油脂的纱布绷带。传统的创伤敷料包括天然或者合成的绷带、纱布。这些创伤敷料不能保证创面的封闭性,不能为创面提供一个有利于创伤愈合的湿润的环境。在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会慢慢的向纱布中央生长,导致纱布与新生组织紧密的粘附在一起,很难移除,并且造成新生组织的撕裂,增加病人的痛苦。保证创面处于湿润的环境,不但可以促进愈合,还可以减少外界对皮肤组织的神经末端的刺激,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改善创伤修复的质量,使创伤愈合进行的更加的自然。
创伤敷料的研制均应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有效的气体交换,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的再生。
创伤敷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生物材料制成的创伤敷料,另一类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创伤敷料。天然生物材料类敷料适用于烧伤的缺损组织和慢性创伤病人,能够修复皮肤组织功能性组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材料的弱抗原性不易引起免疫排斥,但是其整体力学性能较差;人工合成高分子类敷料能够模拟自然组织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易加工成型,具有强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但是缺乏生物活性成分。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材料,来源于生物,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因为分子中含有羟基和氨基,吸湿性好,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蛋白,不会引起生物的免疫反应,有利于创伤的恢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姜酮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壳聚糖,姜酮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后,改变了壳聚糖的有序结构,并且降低壳聚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姜酮与氨形成碳氮双键后,具有刚性结构,在与丝素蛋白共同混合静电纺丝后,提高了对水的保湿能力及溶胀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条件为:将壳聚糖溶解于 0.1-2%的乙酸溶液将其溶解得壳聚糖溶液,加入姜酮,调pH值至4.0-6.0左右,在30-50℃下搅拌反应2-6h后加入硼氢化钠溶液,添加完毕后将溶液调至中性,继续搅拌反应12-36h后得到改性壳聚糖粗液。将改性壳聚糖粗液倒入乙醇溶液中,将改性壳聚糖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依次洗涤3-5次,将产物转入乙醇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提取3-12h,恒温干燥得白色粉末状的改性壳聚糖。姜酮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后,改变了壳聚糖的有序结构,并且降低壳聚分子间氢键的作用。姜酮与氨形成碳氮双键后,具有刚性结构,在与丝素蛋白共同混合静电纺丝后,提高了对水的保湿能力及溶胀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改性壳聚糖在医用材料制备中的用途。
优选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10wt%。更为优选地,壳聚糖的添加量为 2-8wt%,例如,2.5、3、3.5、4、4.5、5、6、7、7.5wt%。
优选地,壳聚糖的分子量在50-200kDa。更为优选地,壳聚糖的分子量可以为60-180kDa 例如,60、80、120、160、180kDa。
优选地,姜酮的添加量为壳聚糖的20-120wt%。更为优选地,姜酮的添加量还可以为壳聚糖的30-100wt%,例如,35、40、45、50、60、70、80、90、9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