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用急刹辅助制动低速自动支撑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3927.5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坪洲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B62H1/12;B62J45/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用急刹 辅助 制动 低速 自动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急刹辅助制动低速自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上且前后贯通的固定腔,主体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感应轮箱,感应轮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感应轮腔,感应轮腔左侧设有向上延伸至主体箱内的感应带轮腔,感应带轮腔左侧设有低速感应腔,通过外置型设计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电动车,泛用性较强,通过离心轮感应低速或停止状态,自动伸出支撑轮,增加低速行驶时的平稳性的同时解决了短暂停车时需要用脚支撑的问题,通过飞轮与离心轮配合实现对急刹状态的感应,并抱死支撑轮,实现辅助刹车效果,缩短了电动车的制动距离,增加了电动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动车用急刹辅助制动低速自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停车等待时往往需要驾驶者伸出脚进行支撑,防止倾倒,同时遇到一些较为拥堵的情况时,低速前进的电动车同样难以保持平衡,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不带有此类功能,而为了单一功能更换电动车成本相对较大,另一方面,电动车车速较快时,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事故,而目前的电动车刹车制动距离都相对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用急刹辅助制动低速自动支撑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一种电动车用急刹辅助制动低速自动支撑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上且前后贯通的固定腔,所述主体箱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感应轮箱,所述感应轮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感应轮腔,所述感应轮腔左侧设有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箱内的感应带轮腔,所述感应带轮腔左侧设有低速感应腔,所述感应带轮腔右侧设有单向传动腔,所述单向传动腔右侧设有高速感应腔,所述高速感应腔与所述低速感应腔内均设有离心轮机构,所述主体箱内左右对称设有开口向下且位于所述固定腔左右两侧的支撑箱腔,所述支撑箱腔前侧连通设有升降板腔,所述支撑箱腔后侧连通设有升降带轮腔,所述支撑箱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支撑轮腔,所述支撑轮腔内侧设有抱死推板腔,所述抱死推板腔内端面上侧末端向内连通设有磁性通腔,所述支撑箱腔内侧连通设有与所述磁性通腔对应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后侧连通设有磁性滑块腔,左侧所述升降带轮腔左侧设有与所述主体箱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固定腔下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飞轮腔后侧的夹紧块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感应轮腔内设有感应转轴,所述感应转轴与所述感应轮腔左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感应转轴向右延伸至所述感应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感应带轮腔内,所述感应轮腔内设有与所述感应转轴固定连接的车速感应轮,所述感应带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低速感应腔内且向右延伸贯穿所述感应带轮腔至所述单向传动腔内的车速轴,所述车速轴与所述感应转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感应带轮腔内的感应传动带,所述低速感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车速轴前侧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前端面与所述低速感应腔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低速感应腔左端壁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接触板接触的接触开关。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单向传动腔内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所述单向传动腔内且与所述车速轴固定连接,所述单向传动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单向传动腔内且向右延伸贯穿所述飞轮腔至所述高速感应腔内的飞轮轴,所述单向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飞轮轴固定连接的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飞轮腔内设有与所述飞轮轴固定连接的飞轮,所述高速感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飞轮轴后侧的高速推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离心轮机构内设有离心轮,所述低速感应腔内的离心轮与所述车速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接触板后端面抵接,所述高速感应腔内的离心轮与所述飞轮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速推板前端面抵接,所述离心轮内周向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离心推块腔,所述离心推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心推块,所述离心推块内端面与所述离心推块腔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坪洲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坪洲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