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3533.X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光谱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晶 时序 显示 背光 照明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及设备,其设备包括LED光源、色轮、成像镜头和液晶屏,所述色轮和成像镜头位于LED光源和液晶屏之间,且色轮位于LED光源和成像镜头之间。本发明通过采用色轮和成像镜头,改变了液晶背光照明的原理,通过成像镜头与色轮配合,使得液晶屏在图像扫描切换时也可以进行背光照明,提升了液晶屏的显示时间,提高了液晶屏的平均背光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屏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显示效果上已经日新月异。
但是彩色液晶屏的光效较低,限制了彩色液晶显示技术在投影机上的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随着液晶屏刷新频率的提高,在投影机上使用时间顺序显示技术的单色液晶屏成为一种可能。
如图2所示,单色液晶屏的刷新频率虽然提高了,但液晶屏画面切换的速度却较慢,通常需要5-10毫秒时间,这就造成了液晶屏上大部分时间显示的是正在切换时画面。现有照明技术为全区域照明,在画面切换时只能采用插黑处理,减少了照明时间占比,降低了投影机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镜头物像对应原理的分区照明技术的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及设备,能在液晶屏进行画面切换时也能进行照明,增加了照明时间的占比,提高了投影机的亮度,使单液晶投影机也能使用时间时序显示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光源经过色轮后投射到成像镜头然后在液晶屏上形成与光源点一一对应的成像点,且色轮的转速与液晶屏的刷新频率相对应使背光颜色和液晶屏图案颜色一一对应,实现图像能在液晶屏两幅画面切换时连续显示。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色轮的转速与液晶屏的刷新频率关系为1:n,其中n为色轮颜色区域数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方法,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液晶屏刷新时两幅画的分界线的位置与色轮上分界线位置为物像对应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设备,其包括LED光源、色轮、成像镜头和液晶屏,所述色轮和成像镜头位于LED光源和液晶屏之间,且色轮位于LED光源和成像镜头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设备,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且色轮和LED光源都位于成像镜头景深范围内,确保色轮和LED光源都能和液晶屏建立一一对应的物像关系。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设备,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色轮的转速与液晶屏的刷新频率比为1:n,其中n为色轮的颜色区域数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设备,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色轮分为透光区、红色荧光粉区、绿色荧光粉区和不透光的分界区,所述光源为蓝色LED光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晶时序显示的背光照明设备,其进一步地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液晶屏刷新时分界线的位置与色轮上分界线位置为物像对应关系,且色轮分界线的厚度要大于液晶屏刷新分界线的厚度,以确保液晶屏分界线位置没有光线照明。
本申请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色轮和成像镜头,实现了动态分区照明,使液晶屏在画面切换时,也能够有效照明,提高了照明时间的占比,提高了液晶投影机的亮度,使液晶投影机使用时间顺序显示技术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光谱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兴光谱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3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