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1655.5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曹钰坤;陈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钰坤 |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地 生态 修复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包括装填种子、调节种子量、启动电源等步骤;本申请的种植方法包括了一种种植器;所述种植器包括方形柱状的外壳体可滑动连接在其上侧内部的滑柱,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棱锥状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相对的两个侧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分别固定有一个边板,每个所述边板上均附有一层弹性小且为软质的塑胶膜,每个所述塑胶膜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侧均固定有一个侧齿条。优点在于:本申请中可调节按压块与启动器接触时的运动距离,由于按压块初期随塑胶膜运动,而塑胶膜初期的运动距离与插入淤泥内的深度有关,即为调节启动器的位置可实现调节种子的种植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自然生态的修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有技术中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年才开始的。在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时往往需要在河岸上进行植物种植。
现实生活中河道堤岸边沿会出现一些湿地,这些区域的绿化或者植物种植虽然很有必要,但是该地区的特点表现为湿度较大,土壤比较粘稠成淤泥状,自动化播种机械难以在该类型区域作业,现有技术中,由于很多的植物在种植时均需要对种植深度进行把控,而此深度把控极为的耗费人工种植的时间及精力,导致种植效率低下,而种植深度不合适则又会影响植物的存活率,因此便需要提出一种便于在此区域进行种植植物且易于把控种植深度的方法与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装填种子;开启仓门将待种植的种子放置于储存仓中后关闭仓门;
S2、调节种子量;开启仓门旋动旋钮调节滑块与导向块之间的距离;
S3、启动电源使启动器通电;
S4、移动种植器至对应位置并向下按压滑柱即可完成种植;
上述种植方法包括了一种种植器;所述种植器包括方形柱状的外壳体可滑动连接在其上侧内部的滑柱,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棱锥状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相对的两个侧壁开有通孔,且通孔内分别固定有一个边板,每个所述边板上均附有一层弹性小且为软质的塑胶膜,每个所述塑胶膜位于外壳体内部的一侧均固定有一个侧齿条,每个所述侧齿条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组;所述外壳体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启动器,至少一个所述侧齿条上设置有一个按压块;
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杆,所述连杆与外壳体内壁共同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双面齿条;
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储存仓,所述储存仓底部为一个管状结构,所述储存仓底部的管状结构与两个边板的底部配合,所述储存仓底部的管状结构连接有播种装置。
在上述的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外壳体内壁的环形结构的挡板和至少一个滑套,所述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一个锁块,所述锁块和外壳体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锁紧弹簧,所述锁块位于挡板的下端且二者的间隙略大于活动板的厚度。
在上述的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种植方法中,所述齿轮组包括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内齿轮与外齿轮通过单向轴承同轴连接,所述外齿轮的直径大于内齿轮且外齿轮与侧齿条啮合,所述内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钰坤,未经曹钰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型家用布线束
- 下一篇:一种块状冰的切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