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71531.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肖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识别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本发明通过获取当前数据,对所述当前数据进行过滤,得到内网数据,将所述内网数据作为待识别加密数据;从所述待识别加密数据中提取预设类别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握手信息、证书信息、域名信息、数据包信息以及终端密钥信息中至少一项;根据所述特征信息采用预设恶意分类模型进行类别预测,得到所述待识别加密数据的目标加密数据类别,从而可更细化的通过提取预设类别的特征信息,并通过训练完成的预设恶意分类模型进行类别预测,并进一步通过预设识别策略对预测出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进行验证,判断是否符合对应的特征信息,从而提高数据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数据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的识别,可将其解密后进行恶意流量识别,但是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手段将其解密后再进行识别,消耗成本大,性能损耗不可忽视,并且需要在客户企业网络内部或云端部署中间服务器,成本较高,部署复杂,且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隐私需求,因此通常进行免解密识别。
但是免解密识别对于识别结果的误报率较高,存在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数据识别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数据识别的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识别方法,所述数据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数据,对所述当前数据进行过滤,得到内网数据,将所述内网数据作为待识别加密数据;
从所述待识别加密数据中提取预设类别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握手信息、证书信息、域名信息、数据包信息以及终端密钥信息中至少一项;
根据所述特征信息采用预设恶意分类模型进行类别预测,得到所述待识别加密数据的目标加密数据类别;
根据预设识别策略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预设识别策略为指纹识别策略;
所述根据预设识别策略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所述待识别加密数据对应的服务器端采用的协议类型;
根据所述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指纹信息,基于预设黑指纹库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验证。
可选的,所述协议类型为安全套接层协议;
所述根据所述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指纹信息,基于预设黑指纹库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安全套接层协议确定对应服务器端保存的证书或证书链;
根据所述证书或证书链进行加密得到指纹信息,基于预设黑指纹库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验证。
可选的,所述协议类型为传输层安全性协议;
所述根据所述协议类型确定对应的指纹信息,基于预设黑指纹库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传输层安全性协议确定会话包信息;
根据所述会话包信息进行加密得到指纹信息,基于预设黑指纹库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验证,以实现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的验证。
可选的,所述预设识别策略为访问信息识别策略;
所述根据预设识别策略对所述目标加密数据类别进行验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1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智能音箱语音服务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