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0952.8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凌云;韩宏伟;孙治国;葛大明;马季;王静轩;张传强;潘树林;张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4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推法 去除 噪音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该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观测系统,得到包含观测信息的地震信号;步骤2,给定一个初始速度;步骤3,对信号进行波场外推;步骤4,去除界面以上的数据;步骤5,进行反变换,得到去掉噪音的数据。该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浅层干扰源产生的噪音,有着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摒弃了常规方法中的一些数据变换,算法上更符合实际,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流程及参数设置简单,运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对浅层干扰源噪音压制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信噪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去除浅层干扰源产生的噪音的方法非常多,比如傅里叶变换法、拉冬变换法、小波变换法以及曲波变换等等,这些方法都是采用一些数学变换,根据频谱差异、视速度差异或到达时间的差异对波形进行分离的技术,实际上噪音和有效波是叠合在一起的,这种变换都不能完全区分开噪音和有效波,因此这些方法或者去不干净噪音,或者会损失有效波的能量。
随着目前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目标也越来越复杂,勘探和开发的难度不断增加,对地震勘探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准确寻找油气藏,要求地震处理技术提供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地震资料,其中高信噪比研究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点之一。
在申请号:201410416113.X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用于抑制全波形反演震源编码串扰噪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反演迭代过程中更新的速度模型进行低通滤波;对低通滤波之后的速度模型做主分量分析,确定地层地质构造的主信号方向;沿主信号方向做定向滤波以抑制与主信号方向不同的震源编码串扰噪音。此专利所提及的编码串扰噪音实际上是一种反演出来的速度误差,而本发明所说的噪音是地震波中的干扰波,虽说都叫噪音,但是实际上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地震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申请号:200410102646.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压制低信噪比地震记录中随机噪声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采集地震数据,将多道地震数据从时间域变换到频率域,形成空间域的矢量数据;(2)在单个频率点,选定算子长度,求取预测算子;(3)在频率域,用单点频率预测算子对不同地震道相同频率点的数据进行噪声衰减,消除无规律分布的随机噪音;(4)把消除随机噪音的数据作为有效信号,选定频带的宽度,在整个频率域内分别统计去噪前后不同地震道相同频带宽度的振幅能量,利用去噪前后相同频带宽度的振幅能量比值求取信噪比,信噪比值最大的频带即较高信噪比频带被确认为优势频带;(5)统计优势频带预测算子,确定出非优势频带预测算子;(6)完成优势频带外推随机噪音压制处理;(7)将地震数据从频率域转换到时间域,得到消除随机噪声的有效信号,生成地震剖面图。此专利的原理是根据地震信号的线性同相轴在频率空间域是可以预测的,而随机噪音是不可预测的,提取可预测的线性同相轴,分离噪音,从而提高信噪比和连续性。在实际地震资料中,存在信噪比很低、无法识别出线性同相轴的现象,那么这种方法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本发明是对地震波进行外推的算法,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没有要求,因此对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地震波进行外推来去除浅层噪音,包括对浅层散射、侧面反射、与震源相关的线性干扰、面波等噪音的有效去除的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该外推法去除浅层噪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加载观测系统,得到包含观测信息的地震信号s(t);步骤2,给定一个初始速度v;步骤3,对信号进行波场外推;步骤4,去除界面以上的数据;步骤5,进行反变换,得到去掉噪音的数据s'(t)。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0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效烃源岩有机相的定量分类方法
- 下一篇:碳酸盐岩内断层的封闭性评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