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接触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9991.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纽春萍;李忠翔;刘爱强;何海龙;吴翊;荣命哲;陈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73/18;H01H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频 接触器 结构 方法 | ||
1.一种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包括静触头部分、动触头部分和增磁模块,其中,
所述静触头部分包括,
静触头基座,其包括空腔,静触头基座为U形结构,
静触片,其固定于所述静触头基座,
第一和第二外电路连接片,其分别设在所述静触头基座两侧以接入外电路;
所述动触头部分包括,
动触头基座,其位于所述静触片上方,
动触片,其设在所述动触头基座的下表面且相对所述静触片间隔设置以形成间隙,
绝缘连接件,其铆接所述动触头基座,
铜连接件,其螺栓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用于电气连接的铜连接件经由中频电流产生交变磁场,
连杆机构连接件,其配置成连接连杆以致所述动触头部分运动使得动触片接触所述静触片,
所述增磁模块包括,
接触器绝缘壳体,接触器绝缘壳体覆盖所述触头结构,内侧设有四个内槽,内槽邻近所述间隙,
四个增磁块,其分别设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槽且避免接触所述静触头部分和动触头部分,其中,起导磁作用的所述四个增磁块增强所述间隙之间的磁场,使得电弧在磁场作用下朝灭弧空间方向吹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中频接触器电磁机构掉电后,动触头部分在连杆牵引下复位以分离动触片和静触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所述中频接触器动触头结构包括双断点的两个动触头基座,铜连接件设在两个动触头基座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二外电路连接片分别经由外电路螺栓连接外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所述绝缘连接件和动触头基座铆接后与铜连接件三部分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增磁块为铁磁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其中,从铜连接件的电流流入端朝向电流流出端,铜连接件呈逆时针环绕。
8.一种接触器,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频接触器触头结构的接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电磁机构上电,动触头部分在连杆牵引下运动使得动触片接触所述静触片,
电磁机构掉电后,动触头部分在连杆牵引下复位导致动触片与静触片分离,铜连接件经由中频电流时产生交变磁场,四块增磁块放置在触头间隙的前后以增强间隙之间的磁场,交流电弧在所述间隙之间磁场的作用下朝灭弧空间吹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9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