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8581.X | 申请日: | 2020-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蓝城迅凯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F24F5/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雷慧敏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调节 室温 幕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幕墙机构,且幕墙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的右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本发明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控制压力机构工作从而确定给室内升温或者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第四连接块内的温度,从而满足不同的温度需求,通过幕墙机构节约了能源,并且环保节能,通过连通机构能够给室内通上热气或凉气,通过压力机构和动力机构能够将热气或者凉气均匀的吹向室内,能够有效的调节室内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幕墙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其本身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撑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
现有专利号:CN201910212218.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强度钢结构玻璃幕墙,包括钢结构玻璃幕墙主体和钢结构连接支撑体,所述钢结构玻璃幕墙主体由钢结构框体和玻璃主板组成,所述玻璃主板包括外玻璃主板和内玻璃主板,所述外玻璃主板和内玻璃主板平行设置,所述钢结构框体设置在所述外玻璃主板和内玻璃主板之间;所述外玻璃主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内玻璃主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二进风通道,所述钢结构框体上设置有滤芯,该发明的幕墙结构集热效果好,不仅能够有效分解室内有害气体,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强度,提高了幕墙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但是上述发明集热效果好却难以有效的用于室内,并且不能给室内降温,不能有效的调节室内温度,因此亟需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幕墙不能调节室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室温的幕墙,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内部固定安装有幕墙机构,且幕墙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的右侧安装有动力机构,所述压力机构的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幕墙机构包括幕墙主体、第一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单向透视玻璃、太阳能板和第一连接块,所述幕墙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口,且第一连通口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幕墙主体的右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幕墙主体的内部左侧连接有单向透视玻璃,且单向透视玻璃的右侧连接有太阳能板。
优选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加热阻丝和降温水帘,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内部安装有加热阻丝,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内部安装有降温水帘。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块、第三连通管和第四连通管,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四连通管,且第四连通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通管。
优选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一转轴、皮带机构、扇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滑板、单向转板和压力箱,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右侧表面套接有皮带机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的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铰接有滑板,且滑板的表面连接有压力箱,所述压力箱的两侧内部安装有单向转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四连接块、预留孔、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和无线接收装置,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右侧内部均匀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安装有无线接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蓝城迅凯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蓝城迅凯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5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