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晾衣提醒方法、系统、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8390.3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58/34 | 分类号: | D06F58/34;D06F34/28;D06F34/0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张传义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醒 方法 系统 循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晾衣提醒方法、系统、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晾衣架上晾晒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所述衣物与循环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循环扇向所述衣物吹风所需移动的目标移动距离;将携带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的提醒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提醒用户基于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循环扇。本申请智能地控制循环扇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使用户将循环扇移动至最佳吹风位置,使得衣物被快速吹干,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晾衣提醒方法、系统、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遇见一些潮湿的天气时,衣物很难自然晾干,导致用户没有衣物洗换。并且,未晾干的衣物会占据晾衣架上极大的晾晒空间,导致后面洗好的衣物没有位置进行晾晒,用户体验不好。
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热吹风机或者电风扇来吹干晾衣架上晾晒的衣物,但由于电热吹风机和电风扇风力较小,且智能性较差,无法准确地且快速地吹干晾晒的衣物。通过循环扇的集中风力可以准确地且快速地吹干晾晒的衣物,但是当循环扇开启时,可能距离目标吹风物较远,而用户却容易忘记移动循环扇,导致循环扇的吹风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晾衣提醒方法、系统、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智能地控制循环扇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使用户将循环扇移动至最佳吹风位置,使得衣物被快速吹干,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晾衣提醒方法,应用于循环扇,所述循环扇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晾衣提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晾衣架上晾晒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所述衣物与循环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
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循环扇向所述衣物吹风所需移动的目标移动距离;
将携带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的提醒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以供所述移动终端提醒用户基于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循环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晾衣提醒系统,包括循环扇和移动终端,所述循环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循环扇安装有摄像头,其中:
所述循环扇,用于通过所述摄像头获取晾衣架上晾晒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根据所述目标图像确定所述衣物与循环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
所述循环扇,还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距离信息,确定所述循环扇向所述衣物吹风所需移动的目标移动距离;
所述循环扇,还用于将携带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的提醒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提醒信息,以提醒用户基于所述目标移动距离移动所述循环扇。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循环扇,所述循环扇包括摄像头、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晾衣提醒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晾衣提醒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一种晾衣提醒方法、系统、循环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循环扇安装的摄像头获取晾衣架上晾晒的衣物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确定衣物与循环扇之间的相对距离信息,再根据相对距离信息确定循环扇向衣物吹风所需移动的目标移动距离,然后将携带目标移动距离的提醒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以供移动终端提醒用户基于目标移动距离移动循环扇。本申请智能地控制循环扇向移动终端发送提醒信息,以使用户将循环扇移动至最佳吹风位置,循环扇的吹风更加集中,使得衣物被快速吹干,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