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8374.4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重科;冯帅;赵亮;李成亮;翁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10;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具有 模组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堆叠体、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堆叠体包括多个层叠的电芯,多个电芯的正极极耳端部形成正极极耳区,多个电芯的负极极耳端部形成负极极耳区,相邻两个堆叠体中一个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与另一个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层叠焊接形成级联焊接区;第一连接排上设有第一开槽,位于端部的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的正极极耳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一连接排贴合;第二连接排上设有第二开槽,位于端部的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的负极极耳穿过第二开槽与第二连接排贴合,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中的一个上远离堆叠体的一端设有连接螺钉,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特别是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时里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包,无论在长度还是宽度方向,都超过1米;而目前市面上,电池模块的长度一般在0.3米左右,所以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要设置至少3个,甚至更多电池模块。
设置多个电池模块,对每个电池模块均需要添加固定结构,同时,相邻两个电池模块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电池模块安装结构较多,不仅成本提高,而且导致整体重量上升;同时,单个模组体积内,安装结构占用了较多的内部空间,造成动力电池模块,电池包包整体容量降低,电池包内电池模块设置越多,空间浪费就越多。另外,因需要设置多个外置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导致内阻、成本增加,提高了动力电池包在使用中的内耗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块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和汽车,该电池模块省去了堆叠体并联的连接附件铜排,从而减少了模块的成本和重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模块。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电池模块包括:
多个堆叠体,所述堆叠体包括多个层叠的电芯,并且多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端部形成正极极耳区,多个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端部形成负极极耳区,相邻两个所述堆叠体中一个所述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与另一个所述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层叠焊接形成级联焊接区;
第一连接排,所述第一连接排上设有第一开槽,位于端部的所述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的正极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排贴合;
第二连接排,所述第二连接排上设有第二开槽,位于端部的所述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的负极极耳穿过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二连接排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排和所述第二连接排中的一个上远离所述堆叠体的一端设有连接螺钉,所述第一连接排和所述第二连接排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块,通过将多个电芯层叠形成堆叠体,并且同一个堆叠体中电芯的正极极耳端部形成正极极耳区,同一个堆叠体中电芯的负极极耳端部形成负极极耳区,并且相邻两个堆叠体中一个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与另一个堆叠体的负极极耳区焊接形成级联焊接区,同时采用连接排连接位于端部堆叠体的正极极耳区的正极极耳和/或负极极耳区的负极极耳,相较于现有的电池模块中相邻两个堆叠体采用铜排进行串联的方式,本申请的电池模块省去了堆叠体串联的连接附件铜排,从而减少了模块的成本和重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本申请在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中的一个上远离堆叠体的一端设有连接螺钉,第一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中的另一个上设有连接孔,在将两个电池模块串联时仅需要将一个电池模块上的连接螺钉与另一个电池模块上的连接孔配合即可实现两个电池模块的串联连接,进一步减少连接附件的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模块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电池组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的智能消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