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窝芯拉伸-浸渍-固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7335.2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晔;赵伟栋;张东霞;赵云峰;崔超;张云鹭;樊孟金;陈薇;潘玲英;王志才;杨海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9C67/20 | 分类号: | B29C67/20;B29L31/6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拉伸 浸渍 固化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芯拉伸‑浸渍‑固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拉伸机架(1)、传动单元(2)和浸胶单元(3),传动单元(2)包括平行于矩形方管(11)的一根滚珠丝杠(21)和对称安装于滚珠丝杠(21)两侧的两根导轨(22);滚珠丝杠(21)和两导轨(22)上套设有直线运动球轴承(24),并通过直线运动球轴承(24)固定有活动块(25),活动块(25)与其中一个固定块(12)固定蜂窝叠合板的两端,通过转动手轮(23)使直线运动球轴承(24)在滚珠丝杠(21)长度方向上远离固定块(12)移动,拉伸蜂窝叠合板。本发明可实现蜂窝芯材拉伸‑浸渍‑固化多功能一体化,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蜂窝材料的高效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蜂窝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蜂窝叠合板拉伸、浸渍及固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耐300℃及以上高温蜂窝制备的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夹层结构是根据自然界中蜂巢结构原理制作的,是一类轻质高强、高比刚度的材料。随着航天飞行器飞行马赫数的不断提高,新一代武器装备系统对轻质耐高温蜂窝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传统的瓦楞纸蜂窝、芳纶蜂窝铝蜂窝等受限于基材性能和芯条胶,耐温等级在200℃以下。在300℃下基材和芯条胶发生分解或基材性能严重衰减,导致蜂窝的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激光焊接钛合金蜂窝和高温合金钢蜂窝虽然耐温性和力学性能优异,但容重大,成型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目前蜂窝自动化生产线虽然制备效率高、但设备固定成本高,不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蜂窝芯材的制造。此外,蜂窝自动化生产线的烘道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300℃,难以满足可长时耐300℃高温蜂窝的制备需求。而传统的手工拉伸方式过于粗糙,拉伸工装种类繁多且样式各异,多道工序间的衔接性差,制得的蜂窝规整性与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提供了一种蜂窝芯拉伸-浸渍-固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中蜂窝拉伸机构与浸胶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蜂窝拉伸、浸胶同步进行;浸胶槽与拉伸机构分离后,拉伸机构可直接移至高温烘箱中进行蜂窝固化定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蜂窝芯拉伸-浸渍-固化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拉伸机架、通过拉伸机架承载的传动单元、以及拉伸机架下方的浸胶单元,其中,
拉伸机架包括用于形成拉伸机架长边的两根平行的矩形方管、以及用于形成拉伸机架短边的两个平行的固定块,固定块安装于矩形方管两端且与两根矩形方管围成矩形;
传动单元包括平行于矩形方管的一根滚珠丝杠、以及对称安装于滚珠丝杠两侧且与其平行的两根导轨;两固定块的相对面上开设相对应的通孔,滚珠丝杠和导轨的两端插入两侧固定块的通孔中,并在导轨与固定块的连接部位穿设螺纹连接件使两者固连;滚珠丝杠一端伸出固定块,与手轮连接,滚珠丝杠和两导轨上分别套设有直线运动球轴承,并通过直线运动球轴承固定有活动块,活动块用于与其中一个固定块固定蜂窝叠合板的两端,通过转动手轮使直线运动球轴承在滚珠丝杠长度方向上远离固定块移动,拉伸蜂窝叠合板;
浸胶单元包括浸胶槽,其用于容纳胶液,且在蜂窝拉伸时蜂窝叠合板位于浸胶槽的内部空间中,在传动单元实施蜂窝拉伸时可以同步进行浸胶。
第二方面,一种蜂窝芯拉伸-浸渍-固化一体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插杆穿过蜂窝拉伸带的拉环并固定在固定块和活动块上的盲孔中;
将拉伸机架架设在浸胶槽的卡槽中,并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使蜂窝叠合板置于浸胶槽中,在浸胶槽中倒入调配好比重的浸渍胶液,转动手轮使蜂窝叠合板拉伸逐渐拉伸开,测量并监控蜂窝拉伸到预定尺寸,停止手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