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电路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7104.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文;王贵波;金玮;闫飞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薇蕾;张振军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电路 通信 装置 | ||
一种接口电路及通信装置,所述接口电路包括:通道模块,用于提供多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可在空闲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动态调整模块,响应于接收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所述动态调整模块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以将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数量调整至所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指示的目标通道数量。本发明方案基于硬件实现根据带宽需求自动增加或减少接口电路工作通道的数量,整个流程的状态改变速度快,对芯片的数据传输影响小,能够更好地满足手机通信芯片的高带宽和低功耗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口电路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5G)通信手机中,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简称AP)与调制解调器(modem)通常分成不同的芯片,两者之间通过接口电路耦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例如,接口电路可以为高速串行/解串器(SERializer DESerializer,简称SERDES)。
由于5G应用的带宽需求很大,SERDES电路一般工作频率较高,经常会有多个通道(Lane)同时工作。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功耗,不能满足手机通信芯片的功耗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接口电路和通信装置,以满足手机通信芯片的高带宽和低功耗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电路,包括:通道模块,用于提供多个通道,其中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可在空闲状态和激活状态之间切换;动态调整模块,响应于接收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所述动态调整模块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以将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数量调整至所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指示的目标通道数量。
可选的,所述动态调整模块用于比较接收到所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前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初始通道数量与所述目标通道数量的差异,并根据所述差异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异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包括:
当所述差异表明所述目标通道数量小于所述初始通道数量时,增加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中工作状态为空闲状态的通道数量,直至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数量符合所述目标通道数量;当所述差异表明所述目标通道数量大于所述初始通道数量时,增加所述至少一个通道中工作状态为激活状态的通道数量,直至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数量符合所述目标通道数量。
可选的,所述动态调整模块根据所述通道数量调整指令确定待调整通道,并发送连接宽度变更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宽度变更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调整通道;所述接口电路还包括:多个发送接收电路,所述多个发送接收电路与所述多个通道一一对应,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连接宽度变更指令,所述多个发送接收电路中与所述待调整通道相对应的发送接收电路切换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接口电路还包括:接口控制模块,用于协调各通道上的数据传输,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连接宽度变更指令,所述接口控制模块切换所述待调整通道的同步时钟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所述接口电路还包括:接口控制模块,用于协调各通道上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在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之前,所述动态调整模块指示所述接口控制模块完成当前已经在链路层的传输指令,并暂停尚未进入链路层的传输指令。
可选的,在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之后,所述动态调整模块触发所述接口控制模块在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上建立数据链接。
可选的,在调整所述至少一个通道的工作状态之后,所述动态调整模块发送通道调整完成指令,以指示所述多个通道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通道的数量已调整至所述目标通道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7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