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6830.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增辉;赵晓波;徐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谢玲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响应于投屏控制事件,确定所述投屏控制事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其次,根据所述投屏发送端的数量,确定每个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参数;然后,将所述投屏参数发送至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以使所述投屏发送端根据所述投屏参数,发送投屏资源至所述投屏接收端;最后,接收并展示每个投屏发送端发送的投屏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将投屏参数发送给投屏发送端,使投屏发送端根据投屏参数发送投屏资源,进而避免投屏接收端对投屏资源进行压缩等处理,有效减少投屏接收端的计算资源占用,减少投屏画面出现卡顿、卡死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屏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之中,在会议、教学等场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投屏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对一的投屏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一对多、多对一等投屏模式也应运而生。
通常,在多对一的投屏模式中,包括一个投屏接收端及多个投屏发送端,每个投屏发送端将自身要进行投屏的投屏资源发送至投屏接收端,投屏接收端接收这些投屏资源后,由于需要对每个投屏资源进行压缩等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运算资源,容易造成投屏画面卡顿、卡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屏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投屏接收端的资源消耗,有效减少投屏画面卡顿、卡死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应用于投屏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投屏控制事件,确定所述投屏控制事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
根据所述投屏发送端的数量,确定每个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参数;
将所述投屏参数发送至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以使所述投屏发送端根据所述投屏参数,发送投屏资源至所述投屏接收端;
接收并展示每个投屏发送端发送的投屏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投屏发送端的数量,确定每个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投屏发送端的数量,生成用于展示所述投屏资源的投屏窗口;
根据所述投屏窗口,确定每个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参数,其中,所述投屏参数包括所述投屏资源的投屏窗口尺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投屏参数发送至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以使所述投屏发送端根据所述投屏参数,发送投屏资源至所述投屏接收端,包括:
针对每个投屏发送端,将该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资源的投屏窗口尺寸发送至该投屏发送端,以使该投屏发送端根据所述投屏窗口尺寸确定投屏资源的分辨率及码率,并按照确定的分辨率及码率向所述投屏接收端发送投屏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屏控制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检测到任一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加入请求、检测到任一投屏发送端对应的投屏退出请求、检测到投屏设备删除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所述投屏控制事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当前投屏于所述投屏接收端的投屏发送端的数量及所述投屏接收端的最大投屏接入数量,确定是否响应所述投屏控制事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投屏方法,用于投屏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投屏接收端根据投屏控制事件对应的投屏发送端的数量确定的投屏参数;
发送与所述投屏参数对应的投屏资源至所述投屏接收端,以使所述投屏接收端展示所述投屏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