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开关电感/开关电容单元的交错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6542.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唐钧涛;杨晓剑;戚志东;单梁;徐胜元;赵曹辉;叶伟琴;陈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04 | 分类号: | H02M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开关 电感 电容 单元 交错 并联 dc 升压 变换器 | ||
1.基于开关电感/开关电容单元的交错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源(Vin)、负载(R)、交错并联升压单元(3)、开关电容单元(4),其中:
所述交错并联升压单元(3)包括第一开关电感单元(1)、第二开关电感单元(2)、第一功率开关管(S1)以及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一开关电感单元(1)以及第二开关电感单元(2)组成开关电感单元,其中第一开关电感单元(1)由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二极管(VD1)、第二二极管(VD2)、第五二极管(VD5)构成;第二开关电感单元(2)由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二极管(VD3)、第四二极管(VD4)、第六二极管(VD6)构成;第五二极管(VD5)的阳极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引出线接第二二极管(VD2)的阳极,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第一二极管(VD1)的阳极,引出线接输入源(Vin)的正极;第五二极管(VD5)的阴极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引出线接第一二极管(VD1)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接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第六二极管(VD6)的阳极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引出线接第四二极管(VD4)的阳极,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接第三二极管(VD3)的阳极,引出线接输入源(Vin)的正极;第六二极管(VD6)的阴极接第四电感(L4)的一端,引出线接第三二极管(VD3)的阴极,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第四二极管(VD4)的阴极;
第一开关电感单元(1)中第二二极管(VD2)的阴极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源极接输入源(Vin)的负极;第二开关电感单元(2)中第四二极管(VD4)的阴极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源极接输入源(Vin)的负极;第一开关电感单元(1)、第一功率开关管(S1)组成的结构与第二开关电感单元(2)、第二功率开关管(S2)组成的结构并联在输入源(Vin)的两端;
所述开关电容单元(4)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七二极管(VD7)、第八二极管(VD8)、第九二极管(VD9)以及第十二极管(VD10);第九二极管(VD9)的阳极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引出线接第八二极管(VD8)的阴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第七二极管(VD7)的阴极,引出线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漏极;第九二极管(VD9)的阴极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引出线接第七二极管(VD7)的阳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第八二极管(VD8)的阳极,引出线接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漏极;第十二极管(VD10)的阳极接第七二极管(VD7)的阴极,第十二极管(VD10)的阴极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引出线接负载(R)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负载(R)的另一端,引出线接输入源(Vin)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5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