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4942.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6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修斌;鲁金伟;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B30B9/20;B30B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吴彩凤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泥 浓缩 高密度 过滤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污水桶、矩形滤水压板、驱动组合和滤水筒。本发明中,在污水筒内的内壁贯穿设置有三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导向套,导向套在水平方向转动,导向套内滑动设置矩形滤水压板,矩形滤水压板的一端位于污水筒内,另一端和导向套弹性连接,常态下三个矩形滤水压板构成一个“三角形”空间,在每个矩形滤水压板的外侧设置通过转臂连接的推杆,推杆同步推动矩形滤水压板可以使得“三角形”空间缩小,将污泥放入此“三角形”空间内,三角形空间的缩小变化可以实现污泥的浓缩和脱水顺序处理,效率高,在三个矩形滤水压板的接触端设置刮板,可以实现同步刮泥功能,具有防堵塞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絮凝的污水处理中所沉降的污泥需要进行脱水来减少填埋、烧结等最终处理的量,而在污泥脱水前,必须对经絮凝的污水进行浓缩,以减少脱水工序的工作量及大量设备投入和消耗,然后进行脱水处理,由此污泥最终的排出处理前通常需要要进行两道工序,浓缩和脱水;浓缩的原理通常是含水量大的污泥导入滤水桶内,通过沉降的方式进行排水浓缩,脱水是将浓缩后的污泥导入挤压设备或者离心设备内进行二次排水,进而实现污泥最大限度的脱水处理,
目前,常见的采用浓缩脱水涉及两个不同的设备,导致脱水效率大大降低,市面上存在一些一体化浓缩和脱水设备,但都是简单的集成,进而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投入大;而且最关键的是浓缩和脱水处理的过程中,滤水孔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不方便清堵处理或者清堵不彻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污泥脱水设备工序繁多,效率低下,结构复杂成本高以及容易出现堵塞和堵塞后清堵不彻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的高密度过滤脱水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污水桶、矩形滤水压板、驱动组合和滤水筒,所述污水桶的内表壁贯穿并在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导向套,该导向套的数量为三个且为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矩形滤水压板的一端位于污水桶内且另一端穿过导向套并延伸至外部,所述矩形滤水压板为立式分布且一端通过弹簧和导向套的一端弹性连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刮板一,所述污水桶内的底部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驱动组合位于三个矩形滤水压板的上部且其包括环形板、驱动轴、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环形板和污水桶同轴心分布并通过连接板和污水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数量为三个且由贯穿环形板上端面并为转动配合的传动轴、位于环形板下部且一端与传动轴外表壁固定连接的转臂,固定设置在转臂底部且为竖直分布的推杆构成,所述推杆位于矩形滤水压板的一侧,所述齿轮固定设置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环形板的上部,所述内齿圈和三个齿轮同时内啮合且为外部固定设置有一周齿牙,所述滤水筒的顶部和底固定设置有同轴心分布的悬挂柱和排水管,所述悬挂柱上固定设置有和环形板内孔配合使用的挡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和排水管配合使用的定位插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板的外周边转动连接有上卡套,所述排水管上转动连接有下卡套,所述上卡套和下卡套对应和环形板内孔与定位插孔卡扣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滤水筒的外周边周向和轴向固定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外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滤水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引流管为弧形,该引流管的一端和滤水筒的外表壁周向相切,另一端向滤水筒弯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图像分析的室内抗干扰运动识别方法
- 下一篇:绕线机构和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