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试剂、方法及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4502.8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平;麻锦程;贾俊玲;曾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树兰(杭州)医院有限公司;浙江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51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束晓前 |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癌症 治疗 药物 关联 基因 表达 检测 试剂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为荧光定量PCR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于检测ERCC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BRCA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RRM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TYMS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同时检测肿瘤组织中ERCC1、BRCA1、RRM1、TYMS中的至少一项的表达量,可以为制定肝癌癌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试剂、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中国排第二位,世界排第三位。在中国,由于乙肝病毒的高感染率,导致肝癌发病率非常高,据统计,中国的肝癌患者例数占全世界约一半以上。在临床治疗中,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肝癌的治疗一直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肝癌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领域进展迅速,分子标记物的筛选、分子分型及个体化靶向药物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化疗药物种类较多,如何选择适合患者的化疗药物,避免无效有害的化疗,提高肿瘤临床治疗的针对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试剂、方法及用途,可以用于同时检测癌症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多个肝癌治疗药物关联基因的表达量,以方便针对该癌症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选择。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肝癌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为荧光定量PCR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检测ERCC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BRCA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RRM1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用于检测TYMS的引物对和荧光探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检测ERCC1的引物对由SEQ ID NO.1所示序列和SEQ IDNO.2所示序列组成,用于检测ERCC1的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检测BRCA1的引物对由SEQ ID NO.4所示序列和SEQ IDNO.5所示序列组成,用于检测BRCA1的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检测RRM1的引物对由SEQ ID NO.7所示序列和SEQ ID NO.8所示序列组成,用于检测RRM1的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检测TYMS的引物对由SEQ ID NO.10所示序列和SEQ IDNO.11所示序列组成,用于检测TYMS的荧光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癌症为原发性肝癌。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试剂盒,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检测试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逆转录酶和Taq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癌症治疗药物关联基因表达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提取肿瘤组织的mRNA;在同一PCR反应管中,以肿瘤组织的m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PCR,并以逆转录的产物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其中,所述逆转录PCR和所述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对为以下至少一项
用于检测ERCC1的引物对、用于检测BRCA1的引物对、用于检测RRM1的引物对、用于检测TYMS的引物对。
第四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检测试剂在制备用于筛选癌症人性化治疗药物的产品中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癌症为原发性肝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树兰(杭州)医院有限公司;浙江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树兰(杭州)医院有限公司;浙江默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酯树脂及其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镀锌带钢基材的快速退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