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3955.9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邱雄豪;施益峰;徐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珈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H27/00 | 分类号: | D21H27/00;D21H13/40;D21H15/02;D21H21/54;D21H17/68;D21H17/69;C01B33/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时萌萌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多孔 二氧化硅 耐压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玻璃纤维和玻璃棉纤维加水进行打浆分散,再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静置后,加入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搅拌均匀,静置,得到浆料混合液;所述中空二氧化硅微球包括中空内腔、环绕中空内腔的含有致密微孔、介孔和大孔的蜂窝状内部壳层以及与蜂窝状内部壳层相邻的仅含介孔的外部壳层;
将浆料混合液经湿纸页抄造、压榨脱水、干燥,得到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直径为10~40μm,比表面积优选为520~800m2/g,蜂窝状结构内部壳层与外部壳层的厚度比例优选为0.0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S1:把含疏水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分散在四烷氧基硅烷和含羟基的亲水聚合物的混合液中,再往混合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使其分散至溶液透明,然后将溶液调成酸性,加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除去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预聚体溶液;
S2:搅拌条件下,将预聚体溶液加入水中,形成乳状液,再加入碱性介质将乳状液调成碱性,使预聚体发生水解缩合反应,然后将反应后的乳液静置、过滤,得到沉淀物;
S3:清洗沉淀物,并将沉淀物加热干燥,得到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羟基的亲水聚合物与四烷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0.04~0.08:1,含疏水性基团的硅烷化合物与四烷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优选为0.3~0.5: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160℃,将沉淀物加热干燥的方式优选为温度从低至高的阶梯式加热干燥,加热的温度范围为40~1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纤维,长度优选为2~5mm,所述玻璃棉纤维打浆度优选为30~60°SR。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粘结剂的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所述粘结剂优选为聚酰胺环氧氯丙烷和/或聚丙烯酰胺,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通式为YSiX3,X为甲氧基或乙氧基,Y含有氨基或环氧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玻璃棉纤维的质量比为0.1~0.5:1,所述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与玻璃纤维、玻璃棉纤维总量的质量比优选为5~50%,所述粘结剂与玻璃纤维、玻璃棉纤维总量的质量比优选为0.01~0.1:1。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纸页抄造的上网浓度为0.1~0.5%,上网pH值为6.5~8.5,纸页定量为100~3000g/m2;通过压榨脱水将湿纸页压至干度优选为30~40%,所述干燥温度优选为105~150℃。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含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耐压隔热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珈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珈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9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方法及装配装置
- 下一篇:空调室外机及出风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