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龙虾秋繁温室大棚的建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3815.1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殷俊峰;杨普;刘小平;朱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润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1/59;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 地址: | 2316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综合 模式 龙虾 温室 大棚 建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龙虾秋繁温室大棚的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水稻田包括多个水稻田单元,水稻田的四周为田埂,水稻田的四个角落处,其中1‑4个设置有集虾池,相邻的水稻田单元之间设置有田间沟,水稻田单元和田埂之间设置有循环沟,田间沟、循环沟和集虾池相连通;步骤2、在田间沟和循环沟上设置第一拱棚,11月中下旬建设,第二年3月移除;步骤3、在集虾池上设置立柱形第一温棚,第一温棚高度为2.5cm,第一温棚的侧面设置出入口,第一温棚11月中下旬建设,第二年3月移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在不破坏水稻田的整体结构前提下,能够用于稻虾综合种养的秋季虾苗繁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虾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龙虾秋繁温室大棚的建设方法。
背景技术
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认可,其经济效益显著,被广泛应用。稻虾综合种养需要保证水稻种植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兼顾小龙虾养殖的技术要求,所以养殖龙虾的稻田需要必要的田间工程,国家对稻虾综合种养田块的田间工程有个技术要求,沟坑比不能超过10%。
随着全国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在迅速扩大,虾苗短缺现象严重,很多养殖户想利用水稻收割后的水稻田繁育龙虾。龙虾适宜生长繁育的温度是13℃以上,江淮地区秋冬季节的温度是5℃以下,这个温度下的龙虾都打洞休眠了。设施温棚能够有效的提高水温和龙虾洞穴的温度,通过设施温棚解决龙虾秋繁的一种方法。由于水稻田的面积很大,如果全部稻田构建温棚,冬天的雨雪和季风对整体温棚结构的建设要求很高,并且需要的投资巨大。按照稻虾综合种养要求稻虾田的面积一般为10亩以上,整体建筑温棚,投资巨大,并且要对虾稻田的土地建筑地基,不适合推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宜江淮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的温棚建设结构。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龙虾秋繁温室大棚的建设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龙虾秋繁温室大棚的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稻田包括多个水稻田单元,水稻田的四周为田埂,水稻田的四个角与田埂之间为角落处,其中1-4个角落处设置有集虾池,相邻的水稻田单元之间设置有一条或多条田间沟,水稻田单元和田埂之间设置有循环沟,田间沟、循环沟和集虾池相连通;
步骤2、在田间沟和循环沟上设置第一拱棚,11月中下旬建设,第二年3月移除;
步骤3、在集虾池上设置立柱形第一温棚,第一温棚高度为2.5cm,第一温棚的侧面设置出入口,第一温棚11月中下旬建设,第二年3月移除。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拱棚内架设第二拱棚,第二拱棚的覆盖薄膜底边不高于水面。
可选地,第二拱棚的覆盖薄膜底边与水面平齐。
可选地,第一拱棚的覆盖薄膜底边至少伸入水面2cm。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温棚内架设第二温棚,第二温棚的覆盖薄膜底边不高于水面。
可选地,第二温棚的覆盖薄膜底边与水面平齐。
可选地,第一温棚的覆盖薄膜底边至少伸入水面2cm。
可选地,所述集虾池的深度大于所述田间沟和循环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在不破坏水稻田的整体结构前提下,能够用于稻虾综合种养的秋季虾苗繁育。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润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润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圆磨床
- 下一篇:一种酶法亚麻沤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