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复相造孔剂造孔的热管或均热板用吸液芯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3537.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4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孙涛峰;金鑫;李永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B22F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10002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复相造孔剂造孔 热管 均热 板用吸液芯 及其 制法 | ||
1.一种采用复相造孔剂造孔的热管或均热板用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氯化钠和硫酸钠共结晶,得到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
(2)将两种粒径粗、细不同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复相造孔剂;
(3)将所述复相造孔剂与铜粉混合均匀,加入模具中焙烧,得到含有复相造孔剂的吸液芯,溶解除去其中复相造孔剂,即得所述吸液芯;
步骤(2)中,所述两种粒径粗、细不同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的粒径范围分别为100-300μm和5-90μm;所述复相造孔剂中粗粒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的质量分数为10-50%,余量为细粒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是通过饱和溶液脱水结晶法或加热熔融再结晶法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0~9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两种粒径粗、细不同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通过将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破碎造粒或熔融喷雾造粒后筛分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两种粒径粗、细不同的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通过将氯化钠/硫酸钠共结晶物破碎造粒或熔融喷雾造粒后筛分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将所述复相造孔剂与铜粉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50-90%,余量为复相造孔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将所述复相造孔剂与铜粉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50-90%,余量为复相造孔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将所述复相造孔剂与铜粉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分数为50-90%,余量为复相造孔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焙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100~140℃,恒温10~30min;
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650~796℃,恒温30~300min;
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801~884℃,恒温10~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焙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100~140℃,恒温10~30min;
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650~796℃,恒温30~300min;
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801~884℃,恒温10~3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焙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100~140℃,恒温10~30min;
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650~796℃,恒温30~300min;
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801~884℃,恒温10~30min。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3)中,所述焙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温度为100~140℃,恒温10~30min;
第二阶段,控制温度为650~796℃,恒温30~300min;
第三阶段,控制温度为801~884℃,恒温10~30min。
13.一种采用复相造孔剂造孔的热管或均热板用吸液芯,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3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盆式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