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风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2804.1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峰;刘玉岭;张青青;夏肖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睿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F25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江莉莉 |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风箱 | ||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的布封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风箱,包括安装有门体的箱体,箱体在其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该侧内壁正对的另一侧内壁之间连接有导风通风板,导风通风板配合箱体内壁将箱体内腔分隔成送风静压箱和回风静压箱,箱体上分别开设有与送风静压箱连通的送风口,以及与回风静压箱连通的回风口。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静压风箱箱体内的温度波动问题,使之掠过食品表面风速一致,且在保证食品预冷、冻结、干燥和贮藏保鲜的品质的情况下,使之食品处于低风速条件下,对于解决目前食品预冷、冻结、干燥、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干耗问题和延长食品的质保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的布封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压风箱。
背景技术
目前对食品采用通风预冷、干燥、贮藏保鲜,多采用如图1的结构,即在围护结构体内安装换热器,并通过风机从换热器表面吸风,而后将经过换热器冷却或者升温后的空气由风机直接吹向带围护结构箱体内,并掠过围护结构箱体内的货物。
食品冻结领域所采用的通风方式如附图3所示,通常是采用食品的下部直接与换热器接触,食品的上部通常是由安装在换热器端部,或者换热器的顶部的风机,使之风机的强制对流使冷空气掠过被冻结物的表面,以提高冻结速度,缩短冻结时间。
无论是上述的被处理的空气直接吹向围护结构内的对食品通风预冷、干燥、贮藏保鲜领域通风方式,还是风机直接带动冷空气掠过食品表面的冻结方式,尽管对预冷速度、冻结速度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但是,仍然存在如下显著的缺陷:
一、掠过被冷却物、被冻结物、被干燥物的风速极不均匀,导致掠过置于围护结构内各部物品的风速极不均匀,由此,直接导致被冷却物、被冻结物、被干燥物的冷却速度、冻结速度、干燥速度差别很大,由此,无谓地延长了冷却、冻结、干燥时间,设备利用率急剧下降,同时使之运行能耗增加,使用费用提高;
二、对于预冷、冻结、贮藏保鲜的物品,风机送风直接吹向室内并掠过物品表面,由于风机出风口的风速在7~14m/s,如此高的风速掠过食品表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干耗严重,预冷、冻结、贮藏保鲜食品质保期缩短,品质下降,干耗严重时直接导致致癌物的产生,使食品失去使用价值;对于干燥物来说,过高的风速或者过度干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被干燥物干裂,使之被干燥物的价值降低,而且被干燥物在贮藏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所污染,使之失去商品价值。
三、室内温度难以稳定,导致围护结构内温度波动大。一方面环境大气温度波动、太阳辐射热的因素、各部传热温差有差距很大,这些热量的不稳定性,而且这些热量均以及已经都会通过围护结构传到室内,而内风速又极不均匀性,制冷或者加热又通过检测室内温度值调整其制冷量或者加热量的大小,因此导致围护结构内温度极不均匀,波动很大,然而所有的预冷、冻结、干燥和贮藏保鲜的最佳条件是其所处的环境温度越稳定越有利于维护物品的品质。
针对食品预冷、冻结、干燥、贮藏保鲜的通风方式的现状,如果能够突破技术瓶颈,发明一种从根本上解决围护结构内的温度波动问题,使之掠过食品表面风速一致,且在保证食品预冷、冻结、干燥和贮藏保鲜的品质的情况下,使之食品处于低风速条件下,那么对于解决目前食品预冷、冻结、干燥、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干耗问题和延长食品的质保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静压风箱,不仅有效地解决围护结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确保室内温度场均匀,而且对于冷却、冷冻物品可以大幅度缩短冷却物、被冻结物的冷却、冻结时间,大幅度降低被冷却物、被冻结物和贮藏保鲜物品的干耗问题,对于干燥物品可以大幅度缩短被干燥物的干燥时间,降低其干耗和营养成分的损失。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睿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睿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