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2649.3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平;谢凤丹;李涛;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4 | 分类号: | H04L12/44;H04W84/18;H04W88/16;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常忠良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ub 网络 mesh 架构 | ||
1.一种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关节点;所述网关节点为mesh网关节点;
挂载于所述网关节点的子设备节点;所述子设备节点包括常节点、低功耗节点以及超低功耗节点,并且,所述子设备节点为mesh设备节点;
与所述网关节点连接的服务端;
其中,所述网关节点和所述子设备节点均搭载Sub-G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节点的入网方式包括广播批量入网和按键请求入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节点在入网前支持广播寻址、入网后只支持mesh id以及groud mesh id寻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在所述子设备节点入网时,为所述子设备节点分配对应的所述mesh id以及meshkey;
其中,所述mesh key用于在所述网关节点与所述子设备节点数据交互时,进行数据加密或解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节点在所述子设备节点入网时,根据所述子设备的节点类型为所述子设备节点分配对应的所述meshid。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设备节点入网时,所述网关节点与所述子设备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不支持mesh转发,并且,所述子设备节点对入网成功ACK多次重传。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构的群组订阅流程包括:
所述服务端向所述网关节点下发群组gid;
所述网关节点将所述群组gid映射生成对应的groud meshid,然后将所述groud meshid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子设备节点,以便所述子设备节点利用所述groud mesh id进行群组控制以及群组删除的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向所述网关节点下发群组gid,包括:
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子设备节点的节点类型下发对应的群组gi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根据获取的所述网关节点上报的meshid判断出所述节点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ub-G的星型网络和mesh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节点能够用于转发其他节点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6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