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及放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2187.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旭;卢世杰;周宏喜;郎平振;姚建超;何建成;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搅拌 高效 完全 放电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及放电方法,放电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密闭式筒体、搅拌装置、固体放电介质、自闭合孔、穿刺装置、充气装置和支架;驱动装置和密闭式筒体固定在支架上;搅拌装置和固体放电介质设置在密闭式筒体内,并且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自闭合孔设置在密闭式筒体上,穿刺装置设置在密闭式筒体的外侧,并且穿刺装置的穿刺部与自闭合孔相对设置;充气装置与密闭式筒体的进气口相连通。该装置可有效避免现有物理和化学放电方法存在的弊端,有效降低放电过程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伤害,最大程度保护环境,有效缓解动力电池放电和破碎回收的技术难度,提高回收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矿产的高效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及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日趋严苛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报废动力电池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预测到2020年,中国电池报废量将达到50万吨。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第一步首先是将动力电池中的剩余电量安全高效地放出,才能进行后续的拆解、破碎工作。未放电或未完全放电的退役动力电池的直接拆解和破碎回收会因电池短路而大量放热引发燃烧、爆炸等危险状况,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回收前必须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完全的放电。
现有放电方法主要有物理放电和化学放电两种。现有物理放电方法主要依靠放电柜和固体放电介质:放电柜的放电时间很长,一般在72小时以上,且不能完全放电,存在明显的电压反弹现象;固体介质放电仅依靠放电介质与电池正负极的接触放电,直接接触的放电效率太低;因而简单的物理放电很难达到高效的完全放电。现有化学放电方法主要依靠放电溶剂,一般为盐溶液,放电过程较短,但是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且容易腐蚀坏正负极柱进而产生大量有毒液体和气体,在工业生产中会对工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同时需要额外搭建巨额的有毒有害气体回收装置,经济效益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电芯的高效完全放电,可有效避免现有物理和化学放电方法存在的弊端,改善现有放电方法和技术,有效降低放电过程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伤害,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同时降低带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工艺难度,有效缓解废旧动力电池放电和破碎回收的技术难度,提高回收企业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方法,其采用上述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实现动力电池的完全放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搅拌式高效完全放电装置,其包括驱动装置、密闭式筒体、搅拌装置、固体放电介质、自闭合孔、穿刺装置、充气装置和支架;
所述驱动装置和密闭式筒体固定在支架上;
所述搅拌装置和固体放电介质设置在密闭式筒体内,并且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装置的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自闭合孔设置在密闭式筒体上,所述穿刺装置设置在密闭式筒体的外侧,并且穿刺装置的穿刺部与自闭合孔相对设置;
所述充气装置与密闭式筒体的进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减速机;
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装置的搅拌主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主轴和搅拌轮;
沿所述搅拌主轴的轴向,在搅拌主轴上分布有多层搅拌轮。
优选的,所述搅拌轮结构包括棒式、叶轮式、螺旋式或盘式。
优选的,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穿刺、护板、执行机构、液压装置和人力辅助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