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蝶缆生产线及一种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0808.6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6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钱镇国;沈新华;谢松年;沈晓华;严惠良;丁赵伟;何侃云;朱荣泉;朱博;胡乐;马建林;孙强;钱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06 | 分类号: | B29C48/06;B29C48/154;B29C48/885;G02B6/44;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光纤 生产工艺 | ||
1.一种蝶缆生产线,其包括依次布置的放线装置(1)、挤塑机(6)、冷却装置(2)、储线架(3)和收线装置(4),所述挤塑机(6)包括配接的公模(70)和母模(71),所述公模(70)和所述母模(71)之间形成挤塑腔(72),所述放线装置(1)设置有光纤(5)和加强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5)的放线张力为50~70g,所述加强件(50)的放线张力为700~1400g,所述收线装置(4)的收线张力为25±2N,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多个水温逐渐降低的冷却水槽,所述公模(70)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挤塑腔(72)内的管部(703),管部(703)与光纤模孔(701)同心设置,管部(703)向着第二端面(711)延伸,所述光纤(5)穿设在所述管部(703)内,从而缩短光纤(5)在挤塑腔(72)内的长度,所述管部(703)至所述母模(71)之间的距离L为1~3m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蝶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70)和所述母模(71)之间设置有间隔套(73),所述间隔套(73)的宽度B为2~4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蝶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703)的长度L1为2.5mm。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蝶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冷却水槽(20)和第二冷却水槽(21),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0)和所述第二冷却水槽(21)的水温差在20~3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蝶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0)的水温为50~60℃,所述第二冷却水槽(21)的水温为30~36℃。
6.一种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放线装置(1)、挤塑机(6)、冷却装置(2)、储线架(3)和收线装置(4),所述挤塑机(6)包括相互配接的公模(70)和母模(71),所述公模(70)和所述母模(71)之间形成挤塑腔(72);
S2.使用所述放线装置(1)放出光纤(5)和加强件(50),所述光纤(5)的放线张力为50~70g,所述加强件(50)的放线张力为700~1400g;
S3.将所述光纤(5)和所述加强件(50)引入所述挤塑机的模具(7)内,所述光纤暴露在所述模具(7)的挤塑腔(72)内的长度为1~3mm,所述挤塑机挤出蝶缆(51);
S4.将所述光纤(5)和所述加强件(50)引入所述冷却装置(2),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多个水温逐渐降低的冷却水槽;
S5.将冷却后的所述蝶缆(51)依次引入所述储线架(3)和所述收线装置(4),所述收线装置(4)的收线张力为25±2N。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第一冷却水槽(20)和第二冷却水槽(21),所述第一冷却水槽(20)的水温为50~60℃,所述第二冷却水槽(21)的水温为30~36℃。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蝶缆的生产速度为50m/min。
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70)包括延伸至所述挤塑腔(72)内的管部(703),所述光纤(5)穿设在所述管部(703)内。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防光纤回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部(703)距所述母模(71)的距离L1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8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轮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根系损伤生物修复效果的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