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预应力FRP网格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0733.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深;汪昕;贺卫东;朱中国;陶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预应力 frp 网格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预应力FRP网格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清理;(2)在结构的表面安装预应力锚具;(3)向结构表面涂抹一层界面剂;(4)将FRP网格的两端分别紧固在预应力锚具中,再张拉预应力锚具;(5)采用聚合物砂浆对FRP网格中部进行封涂,并采用地聚物砂浆对该FRP网格两端进行封涂;(6)在两端地聚物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预应力锚具,并继续养护中部聚合物砂浆至其达到设计强度。本发明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加固,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损伤部位的受力性能,提升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建、交通的结构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快速预应力FRP网格加固方法,用于老旧建筑结构使用FRP网格来改善结构受力性能。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结构服役时间的增加,结构将逐步老化,特别是在恶劣的环境下,结构老化程度更加严重。钢筋混凝土结构老化是钢筋锈蚀、混凝土劣化、使用荷载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结构耐久性与使用性,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目前我国有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老化,导致了混凝土结构逐步破坏,性能不断劣化,承载能力降低,危害社会公共财产安全。因此合理有效地开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有着重要社会意义,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加固方法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增大截面加固法中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加固后影响结构净空。粘贴钢板加固法中粘钢容易空鼓,且钢板易生锈,后期维护成本高。相对而言,外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布加固优势明显,施工速度快,不影响结构净空且耐久性好。但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中仍面临一些限制,例如外贴FRP布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在升温过程中会由于纤维基体材料的软化和分解,从而使纤维间剪力传递丧失,造成FRP材料强度与刚度的显著降低,在防火要求比较高的室内环境中应用时需采取特别措施。同时用于FRP布与混凝土粘结的胶黏剂和传统水泥基修补材料相比,其透气性较弱,混凝土结构在外贴FRP后,易造成水分或湿气在FRP-混凝土粘结界面的滞留,进而劣化粘结材料及粘结界面的力学性能,最终造成FRP和混凝土的界面剥离。
FRP网格是连续纤维按一定工艺生产的网格状复合材料制品,一般为正交双向形式。结构采用FRP网格-聚合物砂浆薄面粘贴加固可以克服上述外贴FRP片材加固的缺点。该方法采用聚合物砂浆作为粘结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透气性、抗冲击性以及耐火性能,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中。但普通外贴加固FRP网格强度利用率低,且存在加固效果滞后,限制了FRP网格进一步推广应用。部分加固方法中对FRP施加预应力提升加固效果,但张拉锚固装置完成张拉后一般作为永久机械锚具不进行拆除,对于结构其他部分加固则需要新的张拉锚固装置完成,因此,工程加固需要多套张拉锚固装置,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快速高效的快速预应力FRP网格加固方法,实现结构加固与耐火耐腐蚀效果,减弱因结构加固施工对生产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快速预应力FRP网格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清理,待加固混凝土结构为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加固面应为平面;
(2)在待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安装用于FRP网格张拉的预应力锚具;
(3)向待加固混凝土结构表面涂抹一层界面剂;
(4)将FRP网格的两端分别紧固在步骤(2)安装好的预应力锚具中,再张拉预应力锚具,对FRP网格施加预应力;
(5)采用聚合物砂浆对施加了预应力的FRP网格中部进行封涂,并采用地聚物砂浆对该FRP网格两端进行封涂;
(6)在两端地聚物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预应力锚具,并继续养护中部聚合物砂浆至其达到设计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材谷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字夹板自动开合调整机构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