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0701.1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余新杰;左理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风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2;A61K8/60;A61K8/37;A61K8/34;A61K8/24;A61K8/04;A61P1/02;A61Q1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李秀娟 |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橙子 口腔 雾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及制备方法,其中,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按质量百分比算,包括以下组分:橙子味食用香精油:7‑9%、乙醇:6.5‑8.5%、芦荟:6‑8%、山梨醇:5‑6%、磷酸二氢钠:4‑5.5%、氯半乳糖:2.5‑5%、羟苯甲酯:2‑4.5%、水:35‑50%、藿香:1.5‑3%。本发明的口腔雾化液制作工艺简单,杀菌性能高,药物成分可快速为使用者达到清新口气的功效,同时橙子味甘、酸,属于性凉果蔬,具有生津止渴、开胃下气的功效,橙子口味雾化液能够解油腻、消积食、止渴、醒酒的作用,营养极为丰富而全面,老幼皆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清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臭的原因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会导致胃里残留很多食物,食物被胃部的有害菌分解后会产生很多气体,味道很臭,从而导致口臭。导致消化不良的疾病有胃炎、胃溃疡、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胃肠蠕动变慢,吃进去的食物很难消化、吸收,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然而,目前市场上用于用于治疗口腔的清新剂功能性比较单一,只能单纯的用于清新使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内会潜在一些其他病菌,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植物橙子味口腔雾化液,按质量百分比算,包括以下组分:橙子味食用香精油:7-9%、乙醇:6.5-8.5%、芦荟:6-8%、山梨醇:5-6%、磷酸二氢钠:4-5.5%、氯半乳糖:2.5-5%、羟苯甲酯:2-4.5%、水:35-50%、藿香:1.5-3%。
优选的,按质量百分比算,包括以下组分:橙子味食用香精油:7.5%、乙醇:8%、芦荟:6.5%、山梨醇:5.5%、磷酸二氢钠:5%、氯半乳糖:3%、羟苯甲酯:3.5%、水:45%、藿香:2.5%。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择:从正规市场采购品质较高的橙子味食用香精油、乙醇、芦荟、山梨醇、磷酸二氢钠、氯半乳糖、羟苯甲酯、水和藿香,保证原料质量达标。
S2:原料预备:在无菌、无尘的环境中,按所需比例,使用电子秤对S1所述的原料进行逐个称取,保证所用原料使用量的精准性。
S3:基液制备:先取一干净的实验烧杯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消毒,然后将S2所述的称取后的橙子味食用香精油、乙醇和藿香依次倒入该容器中,采用干净无毒的搅拌杆进行均匀,随着搅拌一段时间,继而得到混合基液A。
S4:成品液制备:完成S3后,将S2所述的称取后的芦荟、山梨醇、磷酸二氢钠、氯半乳糖、羟苯甲酯和水依次加入到混合基液A中,并边加入边搅拌,所有添加完毕后,再持续搅拌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成品雾化液B。
S5:成品检验:对S4所述的成品雾化液B进行抽取,然后将抽取到的样品送到检测室进行微生物指标和杀灭微生物指标检测。
S6:成品液储存:完成S5并确认检测结果合格后,将S4所述的成品雾化液B倒入至干净无毒的雾化瓶中并密封,随后置于避光处待用即可。
优选的,所述S2中,电子秤的型号为i2000,称量范围:3kg。
优选的,所述S3中,水浴锅的型号为HH-ZKYY,基液制备时,锅内温度控制在10-15℃,搅拌时间为5-8min。
优选的,所述S4中,原料添加完毕后,持续搅拌时间为5-10min。
优选的,所述S5中,成品雾化液B的抽取量为10-15ml。
优选的,所述S6中,成品雾化液B避光储存的环境温度为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风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风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7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