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隙灯显微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0234.2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贾艳妮;宁娜;史伟云;刘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眼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3/13 | 分类号: | A61B3/13;A61B3/135;A61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琳丽 |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裂隙 显微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灯显微镜,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隔离单元、目镜单元、物镜单元、光学单元和底座,目镜单元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双目镜头、目镜镜筒和环状接口,环状接口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隔离单元,环状接口用于与物镜单元一端固定连接,物镜单元另一端设置有光学单元,光学单元能够实现对眼球照亮,物镜单元下表面与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支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光学单元远离物镜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鄂托,鄂托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用于支撑病人下颚,能够有效隔离眼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裂隙灯显微镜。
背景技术
裂隙灯显微镜是眼科医生检查患者眼科疾病最基本和最直观的医疗设备,几乎每一位眼科疾病患者都需要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通常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面部距离患者面部的距离较近,约为25厘米,以往,裂隙灯显微镜上没有设置能够起到隔离眼科患者与眼科医生的隔离板,眼科医生时常面临着交叉感染与职业暴露的风险;当今,一些医护人员意识到在裂隙显微镜上设置隔离板的重要性,通常选择将隔离板设置到双目镜上,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但是容易导致裂隙灯显微镜的目镜瞳距不可调,影响了整个裂隙显微镜的正常使用,此外当今隔离板采用X胶片,透明性差,不方便医生观察,材质较软,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裂隙灯显微镜,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在保证裂隙显微镜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隔离眼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隙灯显微镜,包括隔离单元、目镜单元、物镜单元、光学单元和底座,所述目镜单元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双目镜头、目镜镜筒和环状接口,,所述环状接口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隔离单元,所述环状接口用于与所述物镜单元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物镜单元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能够实现对眼球照亮,所述物镜单元下表面与支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光学单元远离所述物镜单元的一侧设置有鄂托,所述鄂托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用于病人下颚支撑。
优选地,所述隔离单元为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直径等于所述环形接口外壁的外径,在所述隔离板上靠近所述隔离板下端边沿位置沿所述隔离板中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通过固定带穿过两个所述固定孔将所述隔离板固定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为亚克力板。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宽度为28cm-32cm,所述隔离板高度为34cm-38cm。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1.5mm-2.5mm。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圆心位于所述隔离板中线上,且所述安装孔圆心到所述隔离板上端边缘的距离小于所述隔离板高度的一半。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裂隙灯显微镜,使用时,首先通过鄂托对患者下颚进行固定,随后通过光学单元对患者眼球观测部位进行照亮,光线反射进入物镜单元,并在物镜单元内部成像,目镜镜筒能够转换成像光线的角度保持目镜单元的出射光线与物镜单元的入射光线方向一致,使医生可以通过目镜单元观察到清晰的患者眼部图像,通过将隔离单元安装在环状接口上能够有效隔离医生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且弥补了传统隔离板安装在双目镜头上易造成目镜瞳距无法调节的问题,在不影响裂隙显微镜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医生与患者的隔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眼科医院,未经山东省眼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