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型线圈的双通道无线供电系统恒流输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59489.7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闻枫;成星辰;李强;李睿;刘力;荆凡胜;楚晓虎;韩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型 线圈 双通道 无线 供电系统 输出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DD线圈、螺线管线圈和磁芯,其中DD线圈为双极性线圈,其两个子线圈大小相等,绕制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沿着线圈轴分布;在DD线圈下方设置磁芯,在DD线圈上沿y轴方向平行绕制螺线管线圈,所述螺线管线圈为多匝矩形绕组,与磁芯组成螺线管结构;
所述的复合型线圈的双通道无线供电系统恒流输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匹配负载的阻抗值、发射螺线管线圈的自感、接收端谐振电感、发射DD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随X方向偏移而变化的互感、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随X方向偏移而变化的互感,使得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发生偏移时,负载中通过的电流依旧保持恒定,具体方法为:
步骤1、建立发射DD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互感随距离变化的对应关系;
步骤2、建立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互感随距离变化的对应关系;
步骤3、根据发射DD线圈、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的互感,优化负载的阻抗值,实现负载的恒流输出;
步骤3中,根据发射DD线圈、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的互感,优化负载的阻抗值,实现负载的恒流输出,具体方法为:
对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列写KVL方程:
式中,Vin表示输入电压,ω为谐振角频率,L1为发射DD线圈的自感,L2为发射螺线管线圈的自感,Ls为接收DD线圈的自感,L3为接收端谐振电感,C1为与L1串联的调谐电容,C2为与Ls串联的调谐电容,Cp为发射端谐振电容,Cs为接收端谐振电容,I1为发射DD线圈中的电流,I2为发射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Is为接收DD线圈中的电流,IL为负载中的电流,M1s为发射DD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随X方向偏移而变化的互感,M2s为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随X方向偏移而变化的互感,ZL为负载的阻抗值;
上式中,当系统工作于谐振条件下时,满足如下谐振关系:
由上述两式解得,发射DD线圈、发射螺线管线圈、接收DD线圈、负载中的电流分别为:
因此,负载中的电流IL与输入电压Uin之间的相位差θ表示为:
根据上述负载中的电流的表达式匹配参数ZL、L2、L3与互感M1s、M2s,即可实现负载中电流的恒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线圈,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仿真优化或者实际测量得出发射DD线圈和接收DD线圈在各偏移位置的互感曲线,再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发射DD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互感随距离变化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线圈,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需要通过仿真优化或者实际测量得出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在各偏移位置的互感曲线,并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发射螺线管线圈和接收DD线圈之间互感随距离变化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48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